在金、銀或銅鍍銀的胎體上塗飾琺瑯釉料,經燒結而成的琺瑯。又稱燒藍燒銀藍。北京傳統的金屬工藝品。

銀藍小酒壺

  銀藍約產生於清末。一般為擺件和和小銀飾品。在制作過程中胎體需經幾次塗飾釉料,幾次燒結。所用釉料的透明度高於景泰藍所使用的釉料。釉色有不同深淺的藍、綠、紅、黃、紫等。銀藍和景泰藍的最大區別在於銀藍燒結以後不用磨光,底胎的銀色自然從色釉中透現出來,具有色彩典雅、明麗,表面平滑細膩、光亮如鏡的效果。銀藍的品種主要有胸針、耳墜、發飾、手鐲、鼻煙壺、首飾盒、小擺件等。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有銀藍人物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