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體音樂作品為物件,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音樂欣賞與其他文藝欣賞基本上是相通的,但由於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帶有自己的特點,通常可從兩方面來探討。①如何正確理解、認識作為欣賞的客觀物件的音樂本體;②如何正確理解、認識作為欣賞主體的聽眾在欣賞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反應及其個性差異。由於問題涉及音樂學的許多方面,如音樂美學、音樂技術理論、音樂史、音樂心理學、音樂社會學等,對音樂欣賞的理解存在著不同的認認識,近年來,它已有成為一門專門學科的趨勢。對音樂本體的認識,實際上是通過熟悉、掌握音樂藝術的過程而取得的,通常包括對音樂語言、音樂形式、音樂結構、音樂邏輯等,即音樂表現手段、手法的理解,再進而對音樂體裁、樣式與風格的瞭解等。由於對音樂的理解不同,在西方,尤其是否認音樂有內容的一些音樂傢們,對音樂的欣賞隻限於研究形式以及技巧方面的問題,否認音樂的社會內容,甚至否認音樂能表現情感。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觀認為:音樂的內容是作曲傢對現實的具體反映,帶有其主觀的情感色彩及特定內涵,它通過形式表現出來,因而是可以理解並掌握的;隻是由於音樂難以直接用具體形象來反映,因而帶有一定程度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辯證統一。為此,在欣賞音樂時,除欣賞其形式美以外,還有必要結合各種非音樂的因素(例如時代背景、作曲傢本人的情況等方面)來深入分析探討其內容,以求正確掌握音樂的本質。近年來,西方有些音樂學傢也在提倡音樂的多層次論,可作參考。就聽眾欣賞的過程來分析,大抵可理解為一個極為錯綜復雜的綜合體,由相互交織、難以分離的4種因素組成,即審美認知、審美創造、審美判斷、審美享受,它們相互影響,彼此制約,形成一種主觀能動的感知及認識活動。

  審美認知 基本上可以分為3個層次:①感知音響及音樂的具體外形,這主要是感受階段,屬於掌握音樂的前景。②理解、體驗音樂的情感內涵,即通過音樂的形式產生聯想、想象等心理活動,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音樂經驗等,使自己對作曲傢所反映的現實及其情感態度等產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情感體驗,並有所共鳴,這可稱為體驗音樂的中景。③通過對音樂背景材料的瞭解,回溯到作曲傢創作時的思想感情及其主觀意圖等,這可稱為探求音樂的內景。在這3個層次的活動中,既有感性活動,又有理性活動;既有認識過程,又有情感體驗,頗難加以區分。大體來說,最初以直覺的方式形成認知時,就含有各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它實際上表現為聽眾以往的一切知識和修養的總和在瞬間的復雜心理反應。如果通過反復聆聽,就能逐步深化。

  審美創造 音樂的欣賞帶有主觀能動的特點,聽眾在聆聽音樂時,必須結合自己的主觀經驗,通過回憶、想象及聯想等加以豐富補充,因此,可以算是一種個人的再創作;它會因人而異,但又不會脫離音樂所表現及規定的大范圍。這個再創作的特點是隻有聽眾本人才能體驗,難以用語言或文字等具體概念來明確表達。即所謂“意在言外”或“弦外之音”。這個特點雖在欣賞其他文藝作品時也會產生,但對音樂來說,最具有特殊意義。

  審美判斷 在欣賞音樂時,主要是對形式以及它所反映的內容是否合乎真、善、美的問題作出判斷。在中國古代,道德判斷列為審美判斷的首要。形式美的審美判斷也是重要關鍵,這裡包括對作曲傢的藝術能力及其創作形式美的高下和演奏傢再創作的評價等。簡言之,即對作品中所表現的審美趣味、審美要求及審美理想,以及表現的能力及成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通常也是直覺而不夠具體的,如果化為語言文字,則屬於音樂評論的范疇。

  審美享受 顯然,如果上面3種審美要求都能得到滿足,就成為一種審美享受,使聽眾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及愉悅感。

  由此可知,在進行音樂欣賞時,對本體(音樂)的感受、認識會因欣賞主體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影響主觀變化的原因一般來說可分為兩個方面,即共性的差異與個性的差異。共性的差異,系指客觀對聽眾所產生的帶有普遍性的影響,其中包括歷史條件、地理環境、民族習慣、社會影響等因素,即聽眾所接觸的音樂傳統所造成的音樂聽覺習慣、音樂審美標準等影響,這在特定時代、特定歷史條件下、特定民族之中大體相近,或可稱為時代性與民族性的影響(在一定條件下還包括階級性的影響)。在個性的差異方面,包括本人的音樂修養、知識結構、生活經歷、個性性格以及趣味,甚至欣賞時心境的不同等。因此,對同一音樂作品會引起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其原因是極為復雜的,必須具體分析。

  20世紀以來,在西方除專門論述音樂美學與音樂評論的著作外,介紹如何欣賞音樂的書籍也不少,近年來較受人註意的如:L.斯托科夫斯基的《我們大傢的音樂》,D.D.博伊登的《音樂引言》,A.科普蘭的《在音樂中聽些什麼》,W.S.紐曼的《理解音樂》等,此外還有大量普及讀物。在中國,較早註意研究音樂欣賞的有黃自,他將音樂欣賞分為知覺的欣賞、情感的欣賞與理智的欣賞三階段,為許多人所采納、沿用,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的專業音樂工作者極為重視音樂欣賞的宣傳普及工作,對提高人民的音樂欣賞水平起瞭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