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興起於歐美國傢的、以“意識流”為主要表現方法進行創作的小說。所謂意識流,指的是人的意識的不停頓、無秩序、多層次的流動。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心理學傢和實用主義哲學傢W.詹姆斯。他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是一種“思想之流”、“主觀生活之流”和“意識之流”,而意識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無邏輯的,因此,意識實際上是由理性的自覺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構成的。法國哲學傢H.柏格森對精神作瞭相似的解釋,稱生命乃非物質的意識運動和和綿延,同時還提出瞭“心理時間”的概念,認為心理時間與物理時間不同,是一種經過意識重組而形成的主觀時間,其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界限和順序被打破,往往相互交叉和顛倒。S.弗洛伊德則提出瞭一整套關於無意識和潛意識的理論,並將其視為人的精神活動的核心和基礎。以上觀點為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提供瞭思想依據。

  意識流觀念和方法的產生反映瞭現代人生存狀況和認識世界的方式的改變:他們生活在一個破碎、混亂的世界,陷入瞭無法擺脫的生存困境,深切地感受到意義和自我的失落。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作傢認識到,用傳統的寫實主義方法已無法表現現代社會的現實和人的內心世界,必須尋找新的方法和技巧來適應這種變化,滿足新的寫作需要。意識流方法便是在這樣的探索中形成的。

  意識流小說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學流派,運用這種方法和技巧寫作的作傢也沒有共同的綱領和主張。這一概念隻是對不同國傢的作傢如愛爾蘭的J.喬伊斯、法國的M.普魯斯特、英國的V.吳爾夫、美國的W.福克納、奧地利的R.穆齊爾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運用這一方法創作的小說的總稱。此外,不同作傢對這一方法的運用也不盡相同,有的整部作品都采用這一方法,有的僅在部分章節和某些片段使用。但總的說來,他們的小說都通過“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表現人物對外部世界的觀察和感受、對過去的回憶、對某個問題的思考、對一種情感的體驗、對未來的遐想,試圖再現“主觀內心世界的真實”。它們打破傳統小說的結構框架,拋棄事件發展的線性因果關系,不是按照時間的順序和事件的邏輯關系,而是依照意識的無序流動來安排整部小說的情節和結構。對外部世界的客觀描寫大大縮減,人物缺乏鮮明性格,故事情節的淡化,時間、空間和場景的顛倒、跳躍,是這類小說的普遍特征。但它們在組織結構上並非雜亂無章,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也並非漫無邊際,往往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件引發瞭意識的運動,它不斷向四面八方“散射”又收縮,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一種枝蔓叢生式的立體結構。

  由於意識流的方法和技巧在一些現代文學流派,如新小說派、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小說、荒誕派戲劇中亦得到不同程度的運用,其形態和手法更加紛繁復雜,無法用固定的原則加以概括。但公認的著名意識流小說有喬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1913~1927)、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1930~1933)、吳爾夫的《到燈塔去》(192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