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於胰腺部位的一種惡性腫瘤。起病隱緩,惡性程度較高。早期缺少特異的臨床表現,不易及時發現,待到晚期時,每因已有轉移而不能手術切除,預後很差。中年以上的男性居多。

胰頭癌

  大約50%~70%的的胰腺癌發生於胰頭部(見圖),發生於胰體和胰尾部者大約分別為20%和10%。不過,有一部分病變彌散全胰,不易辨別其起源部位。

  病因 本病患者常合並有慢性胰腺炎或糖尿病,但它們與本病無明確因果關系。

  臨床表現 主要是上腹痛、消瘦和黃疸,這與腫瘤的部位、病程的早晚、膽管胰管受阻的程度以及有無轉移和轉移的范圍等因素有很大關系。由於胰腺癌好發於胰頭部和主要起源於胰管上皮,胰管和總膽管常常受阻,使管腔內壓力增高,遠端胰管擴大扭曲,膽管擴張,膽囊增大,因此胰頭癌的早期癥狀常為非特異性的上腹隱痛、飽脹不適、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隨著病情的發展,上腹痛進行性加重。當腫瘤壓迫侵蝕腹腔神經叢時,患者常有腰背痛,仰臥位時加重,坐立或上身前傾時可以減輕。胰頭癌容易壓迫和侵蝕總膽管下端,所以阻塞性黃疸是胰腺癌的常見癥狀之一。不過,胰體胰尾癌因離膽管較遠,所以早期時可無明顯癥狀,也很少發生黃疸,胰腺癌所致的黃疸屬梗阻性,常伴皮膚瘙癢。少數病例的黃疸雖可波動,多數患者呈進行性加重。

  大約50%有明顯黃疸的患者可觸到腫大的膽囊。大約60%患者的肝臟腫大,肝大的原因主要由於肝內膽汁淤滯或腫瘤轉移所致。胰腺位於上腹深部,所以一般不易觸及腫塊。晚期的胰體、胰尾癌,有時可被摸到。

  診斷 在起病初期可沒有癥狀或隻有上腹不適等非特異癥狀,因此早期診斷存在一定困難。中年患者有不明原因的上腹脹痛、消化功能障礙等癥狀時,應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胰腺癌患者的血清膽紅素、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水平常增高。常用的診斷方法中除這些生物化學測定外,主要有下列幾方面:①B型超聲檢查常作為初篩手段。約70%以上患者顯示胰腺局限性腫大及胰管膽管擴張。②內窺鏡胰膽管逆行造影(ERCP)檢查。根據膽管和胰管狹窄、移位、突然變細或中斷等特征而作出診斷。③CT成像可顯示腫瘤部位的胰腺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對胰腺癌的診斷有較大的幫助。④在B型超聲引導下經皮細針胰腺穿刺,作細胞學檢查。此法簡單安全,陽性率可達80%。

  治療 主要為手術切除,化學藥物或放射治療的效果很差。因尚缺乏確實的早期診斷方法,相當多的患者在明確診斷時,病程已屬晚期,不能進行手術切除。中國胰腺癌的手術切除率大約25%。術後腫瘤復發率也相當高,5年生存率低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