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裔美國宗教史傢,宗教現象學傢和宗教思想史傢。生於佈加勒斯特,卒於美國芝加哥。早年就讀於佈加勒斯特大學,1928年獲哲學碩士學位。隨後到印度留學,在加爾各答大學研習梵文和印度哲學,其間曾在喜馬拉雅山的隱修院居住半年。1933年返回羅馬尼亞,以題為《瑜珈:論印度神秘主義之起源》的論文獲博士學位。1933~1939年在佈加勒斯特大學任助理教授,開設宗教史、印度哲學、亞裏斯多德的形而上學和庫薩的尼古拉的哲學等課程。1945年後到法國巴黎索邦高等研究院擔任客客座教授,開始以法文寫作。1956年到芝加哥大學擔任宗教學教授,1958年任宗教史系的系主任。曾創辦《宗教史》和《宗教雜志》等期刊,主編《宗教百科全書》,在宗教學界有著廣泛影響。他於1949年第一次用法文發表其宗教現象學著作《宗教史論叢》,提出“神聖現象”在各宗教中顯現的理論,引起學界關註。他認為宗教乃是一種“人類學常數”,存在於人的心理、精神層面,並不依賴於人們的文化歷史背景而生存。其晚年曾寫有三卷本的《宗教理念史》,對人類的宗教思想現象加以宏觀描述。這一未完成之作已成為當代宗教學的經典著作。一生興趣廣泛,除研究宗教學外,還多有文化哲學、小說、傳奇等方面的著述問世。其他著作還有《永恒回歸的神話》、《神聖與世俗》、《薩滿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