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層狀矽酸鹽礦物,化學組成為K1-x(H2O)x{Al2[Al1-x Si3+x>O10](OH)2} (x=0.25~0.50),晶體以單斜晶系為主。因最早發現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而得名。晶體結構與白雲母類同,屬2∶1型單元層、二八面體型結構,有1M、1Md、2M1和3T等多型變體。與白雲母不同的是,層間鉀的數量比白雲母少,而且有水分子存在。因此伊利石又稱水白雲母,有人把它作為水雲母的同義詞。伊利石常與蒙脫石構成混層礦物或間層礦物。伊利石常呈極細小的鱗片狀晶體,透射電子顯微鏡下呈不規則的片狀、不完整的六邊形和板條狀;通常呈土狀塊體產出。伊利石黏土一般呈白色,也常被雜質染成灰白、淺黃綠、淡褐色等。底面解理完全。莫氏硬度1~2(新鮮礦石的硬度為1;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因失水使硬度變為1.5~2.0)。密度2.5~2.9克/厘米3。不具膨脹性及可塑性,耐熱度不高。伊利石是黏土及黏土質巖石中常見的礦物之一,主要由火山碎屑巖經熱液交代蝕變,巖石中白雲母、鉀長石風化而成。伊利石是種新開發利用的礦物。伊利石黏土能降低燒成溫度、節約能源。可作為新型陶瓷的礦物原料,用於生產汽車外殼的噴鍍材料及電焊條,耐高溫汽缸的助熔劑,處理核廢料的吸附劑,放射性貯藏器中的緩沖劑,空氣凈化和廢氣處理材料,塑料、油漆、橡膠、化妝品的填充料,造紙業的塗料,制作農肥的原料和土壤的改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