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醫學傢、溫病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即葉桂。字天士,號香巖,以字行。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出身於醫學世傢。祖父葉時、父親葉朝采都是當地名醫。自幼受傢庭薰陶,廣泛閱讀醫書,並通詩文詞賦。14歲時父親去世,便隨父親門人學醫,後又多處訪師,相傳10年中共拜師17人。至30歲時,已治癒許多疑難病癥,名聲四傳。

  作為溫病學派的代表人物,《溫溫熱論》一書集中反映瞭他的學術見解。他認為溫邪由口鼻侵入人體,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揭示瞭溫熱病的發病途徑和傳變規律。還總結出舌苔、牙齒和斑疹白㾦色澤等變化與溫病病情的關系,發展瞭溫病的診斷方法。並根據溫病的變化過程,提出“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以及“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的辨證施治綱領,從而使溫病學有瞭較為完整的理論。後來,吳鞠通所寫的《溫病條辨》采錄瞭他的大部分理論和經驗。在脾胃學說方面,他認為脾胃與四臟都有密切關系,提出“脾胃有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腎之脾胃”。在治療上,對於養胃陰一說闡述精詳,並主張“認清門路,寒熱溫涼以治之,未可但言火能生土而用熱藥”。這些論點為脾胃學說增添瞭新的內容。

  葉氏畢生忙於診務,著作很少,現傳的 《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氏存真》和《未刻葉氏醫案》等,都是其門人根據他的口授或臨床實踐中的筆記編輯整理而成。而《醫效秘傳》《葉氏女科證治》、《本草經解》等,一般認為是後人偽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