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娩過程中,羊水內容物進入母血循環,形成羊水栓子堵塞肺血管,導致產婦心肺功能衰竭、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出血等一系列癥狀的綜合征。是一種產科少見而嚴重的併發癥。起病急驟而兇險,死亡率高達70%~80%,是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宮縮過強,宮內壓力高,破膜後不久,羊水進入母血循環。或剖腹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時,羊水突然進入母血循環,都可造成羊水栓塞。

  羊水進入母血循環後,胎糞、毳毛、黏蛋白等有形物質形成栓子子,堵塞肺血管,造成肺動脈高壓;有形物質為致敏原,引起過敏性休克;羊水中含促凝物質,進入母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繼之大出血。

  臨床表現 可分為急性休克期、出血期及急性腎功能衰竭期三個階段。

  胎兒在娩出前後短時間內,產婦先有煩躁不安、寒戰、嘔吐等前驅癥狀,突然出現嗆咳、血沫痰、呼吸困難、紫紺、心率快、肺部有濕性囉音、抽搐、血壓下降等征象。發病急驟者,僅驚叫一聲立即進入昏迷狀態,甚者數分鐘內呼吸心跳驟停死亡。部分患者度過急性休克期後,出現子宮大量出血,血不凝,手術傷口及全身黏膜、皮膚、胃腸道等都出血。最後出現少尿、無尿等急性腎功能衰竭、死亡。

  三階段的癥狀,基本按順序出現,但也有休克、呼吸困難、出血同時出現,也有僅表現為血不凝的大出血及休克者。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一般診斷不困難。取外周血找到羊水中的鱗狀上皮細胞、黏液、毳毛等有形物質,即可確診。本病應與子癇、腦血管意外、各種出血性休克相鑒別。

  處理 采取緊急措施,迅速組織搶救。急性休克期應抗過敏,吸氧,補充血容量,緩解肺動脈高壓與防止心肺功能衰竭(見休克)。出血期,可輸新鮮血,適當正確應用肝素,全力搶救腎功能衰竭,病情好轉後行剖腹產。第二產程發病者可行助產術,對難以控制的子宮出血病人,為瞭減少出血,使病情不再惡化,可以在搶救治療上述綜合癥狀的同時行子宮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