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蹄目牛科綿羊屬山羊屬的統稱。草食性反芻動物。綿羊的染色體數目為27對,山羊的染色體數目為30對。中國有時把野生狀態的部分牛科動物,如黃羊青羊羚羊等也包括在羊類中。

  起源與演化 從羊的骨骼化石、考古發現以及解剖學研究證實,綿羊與山羊分別起源源於現今還生活在世界某些地區的野生綿羊野生山羊的祖先,而且源於多種祖先;開始被馴化的地域也是較廣的。一般認為綿羊與山羊早在公元前5500年已進入被馴化階段。羊的馴化歷史可能早於牛而晚於豬。世界學者公認山羊馴化早於綿羊。

  生物學特性 綿羊與山羊的生物學特性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草食反芻動物,胃分4個室。臼齒的冠面形狀與生齡相關。適應性廣,適應力強,從幹旱、高寒山區到濕熱的平地均能正常生活。繁殖性能方面,飼養在自然條件好的地區的綿羊和山羊表現常年發情,在條件差的地區則以夏末秋季發情較為集中。發情周期為17天左右。妊娠期長為150天左右。綿羊和山羊各自的不同品種間可以互相雜交繁殖。綿羊與山羊的屬間雜交成功的可能性尚無定論。

  品種類型 全世界有綿羊品種和遺傳上具有特色的綿羊群體有600多個,山羊品種150多個。根據主要用途,綿羊和山羊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①肉用型羊(包括肉脂用型),如美利奴羊、哈薩克羊、波爾山羊等。②毛用型羊(包括絨毛用型、地毯毛用型),如新疆細毛羊、林肯半細毛羊、西藏羊、安哥拉山羊、遼寧絨山羊等。③皮用型羊(包括裘皮用羊、羔皮用羊),如灘羊、湖羊、卡拉庫爾羊、中衛山羊、濟寧青山羊等。④乳用型羊,如普列文斯黑頭羊薩能山羊等。

  飼養管理 羊的飼養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放牧。這是主要方式。通常在天然草地、人工草地、林地或茬地放牧。②舍飼。將羊圈在房舍或敞欄裡,進行人工飼養。此方式在向供給舍飼配合飼料方向發展。③混合飼養。將放牧與舍飼兩種方式結合起來。④工廠化飼養。將羊飼養在人工控制的環境裡。這種方式可以不受不利自然條件限制,按市場需求與羊的生長特點進行飼養,主要用於肉羊肥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