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8世紀至前7世紀,西亞古代國傢亞述進行的一系列擴張戰爭。亞述於西元前10世紀進入鐵器時代後,國力日漸強盛,自前8世紀中期開始不斷對外擴張,先後征服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以色列、巴比倫、烏拉爾圖、阿拉伯半島、埃及和埃蘭等,建立起地跨西亞、北非的奴隸制帝國。

亞述巴尼拔宮殿浮雕中的亞述騎兵

  前746年提格拉–帕拉薩三世奪得王位後,首先征服米底各部落,繼而西征敘利亞,打敗以烏拉爾圖為首的多國聯軍。前740年占領阿爾帕德城,爾後擊敗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等地19國聯盟,迫其俯首稱臣。前735年北伐烏拉爾圖,圍攻其都城吐什普(今土耳其凡城)。前734年再次西征,攻占阿什凱隆和加沙。前732年奪占大馬士革,置為行省。前721年薩爾貢二世即位後,率軍攻陷以色列都城撒馬利亞,並於前717年征服敘利亞。前714年奔襲烏拉爾圖腹地,攻占其宗教中心穆薩西爾。前710年南下巴比倫,打敗奪占巴比倫王位的迦勒底人,自任“巴比倫總督、蘇美爾和阿卡德王”。前704年辛那赫裡佈即位後,同迦勒底人及其同盟者埃蘭反復爭奪巴比倫,經五次征戰於前689年最終獲勝,俘迦勒底王。前680年埃薩爾哈東即位後,多次進軍伊朗高原,打擊米底勢力。前673年圍攻與埃及結盟反對亞述的提爾城,並於前671年領兵越過西奈半島,攻克埃及古都孟菲斯,成為埃及法老。前669年埃及發生反叛,他在鎮壓途中病死。翌年亞述巴尼拔即位後,再次遠征埃及,二次攻克孟菲斯,並於前662年攻陷上埃及努比亞王朝首都底比斯,將其夷為平地。與此同時,自前667年起,他與埃蘭交戰近30年,前639年攻陷埃蘭首都蘇薩,將其並入亞述,戰爭結束。

  亞述軍隊在對外擴張中取得一系列勝利的主要原因在於擁有較完備的軍事制度,兵種齊全(分戰車兵、騎兵、重裝步兵、工兵、攻城兵等),武器裝備由國傢供給,戰鬥力優勢明顯。但連年征戰,亞述國力耗盡。前627年亞述巴尼拔去世後,帝國危機四起。迦勒底人於前626年再次攻占巴比倫,建新巴比倫王國。前612年,巴比倫–米底聯軍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亞述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