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指優秀人才,始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管子·小匡》。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定為選官制度中的察舉科目之一。州部從吏民中察舉才能優異者送至京師,通過考核,多授地方縣令。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建武十二年(36)詔三公舉茂才四行各一人,司隸州牧歲舉茂才一人,遂成為歲舉科目,時為等級較高科目。魏晉以後仍為察舉常科。三國魏複稱秀才,或稱茂才。西晉頗重秀才之選,要求“舉秀才為行義典,為一州之俊”。察舉秀才送朝廷後,由太常組組織策試,或由皇帝親試,一般為策試五道。東晉秀才、孝廉一度不策試。所舉人數由州大小而定,通常揚州歲二人,諸州一人,或三年一人。南北朝時略同。秀才為最重要之選,多以此出任要職。因由州郡中正把持,故所舉多世傢豪族。南朝宋曾定秀才考格,五問並答為上,四三者為中,二為下,一不第。自隋唐立科舉制,秀才成為科舉之科目。唐代為常舉中最高科第,經策試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及第,文理劣者不第。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第正八品下,上下第從八品上,中上第從八品下。永徽二年(651)停廢。開元二十四年(736)復設,但無及第者,至天寶初再廢。唐後期,民間以秀才為進士之通稱。宋代凡讀書應舉者皆稱秀才。明代作為選官制度中薦舉名目之一,謂選秀才。明初被舉者多重用。洪武十五年(1382)被舉者數千,為薦舉中最突出者。自明代復科舉後,秀才又作為科舉考試童試中試成為府州縣學生員們的俗稱,至清末廢科舉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