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運粉末狀、顆粒狀、塊狀等非包裝大宗貨物的運輸船舶。

  早在1869年,大西洋航線上就出現瞭專用的尾機型運煤船。20世紀初,又出現瞭運輸鐵礦石等塊狀貨物的散貨船。但一般散貨仍用普通雜貨船裝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散貨的海運量增長很快,每批散貨運量達幾萬噸、甚至幾十萬噸;加上在船舶裝卸中普遍應用抓鬥、鏈鬥、皮帶傳送機、吸揚機等,因此散貨船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世界的散貨船按總噸位計,僅次於油船。散貨船必須系靠在岸壁才能裝卸卸,由於受到港口航道水深和碼頭建築的限制,載重量很少超過20萬噸。常見的散貨船有:可以通過聖勞倫斯水道進出五大湖的2萬噸級、3~4萬噸級的“靈便”型船,6~8萬噸級的“巴拿馬運河”型船,13萬噸級和17萬噸級以上必須繞行好望角及南美洲的“海角”型船。

  特點 ①由於所運貨種單一,批量大,對隔艙要求不高,所以隻設單甲板。②各種散貨比重相差很大,因而積載因數(一噸重貨物所占的容積)不同。為瞭能夠滿載輕貨,貨艙容積較大。裝重貨時則采用隔艙裝載的辦法。有些船更采用大小艙相間的佈置方式。因此,船體結構較強,可以適應集中載荷的需要。③為提高裝卸效率,貨艙口很大,寬度可達船寬的70%。④貨艙兩側甲板下部以40°~60°角、雙層底上部以35°角封閉,貨艙的橫截面呈八角形。這種結構在航行中可以限制貨物表面移動,提高船舶穩性,在裝卸中則可消滅死角,且可利用貨物的自然流動,加快裝卸進度。封閉的部分可作邊壓載水艙,尤其是甲板下的翼艙,對調節船舶重心高度有很大作用。⑤船中部的一個貨艙有時作為壓載水艙用,以補雙層底和邊壓載水艙的不足,以保證船舶回程空放航行中的耐波性和穩性,並防止壓載航行時發生中拱。⑥機艙通常設在船尾,使貨艙有寬敞方整的空間以利裝卸,空航時使螺旋槳能沒入水中以提高推進效率。⑦有大噸位散貨船航行的航線上的港口都有裝卸設備,所以4萬噸以上的散貨船一般沒有起貨設備。

  專用散貨船 除普通散貨船外,還有下述幾種專用散貨船:

  ①運煤船。船型最接近於普通散貨船。運煤船為瞭防止煤發熱自燃,船上設有良好的通風設備。

  ②散糧船。散裝糧食的積載因數較大,所以貨艙容積比普通散貨船大。為減小自由面效應(散糧在船舶航行中逐漸下沉,使貨艙上部出現空檔,表面的糧食會隨著船舶的搖擺而滑移,從而有加大船舶傾覆力矩的現象),散糧船通常裝設止移板,並儲備有一部分添註糧,或在散裝糧食的表面壓包裝糧。目前,一般都將散糧船的貨艙口圍壁加高,使貨物沉降後的表面面積局限在貨艙口范圍內。

  ③礦砂船。礦砂積載因數較小,所以貨艙容積有餘,荷載過於集中。為瞭改善船舶適航性,提高裝卸效率,常將雙層底抬高,沿貨艙口向兩側設縱向水密隔壁,貨艙呈狹窄的礦鬥形。船體結構較強,內底板也較厚,可承受裝卸中礦砂和抓鬥對艙底的沖擊和刮擦。

  ④車輛-散貨船。在回程有大量汽車的散貨航線上可載運散貨、汽車兩類完全不同的貨物。這種船沒有邊壓載水艙,裝有若幹層懸掛式或折疊式車輛甲板,配以輕便的艙蓋,用於裝載汽車。裝載散貨時,將艙蓋吊到甲板上,並將車輛甲板收起懸掛在主甲板下或折疊起來緊貼在橫艙壁旁。車輛甲板一般為網格式花鐵板結構,以減輕重量。

  ⑤散裝水泥船。為瞭防止散裝水泥飛揚、水濕結塊,船中部設有集塵室或在艙蓋上裝有空氣濾器,上甲板和貨艙口嚴格水密,有些船還采用雙層船殼或在船艙內設粉密隔壁。雙層底上另設傾斜的艙底,用空氣滑道或漏鬥配以皮帶運輸機或螺旋輸送機在艙內沿縱向水平傳送水泥,再配以螺旋式或鏈鬥式垂直提升機構,或用高壓空氣泵吸揚卸貨。

  此外,專用散貨船還有運輸磷礦、鐵礬土、銅礦、石灰石、石膏、化肥、鹽、砂糖等散裝貨物的專用船和運木船、集裝箱-散貨船等。(見彩圖)

散貨船,用於運輸散裝大宗貨物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