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學姿態敏感器(見航天器姿態敏感器)。它對太陽輻射敏感並借此獲得航天器相對於太陽的方位。因為太陽的輻射強,輪廓清楚,太陽敏感器在航天器確定姿態中得到廣泛使用。太陽敏感器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功率消耗低,重量小,視場範圍廣,解析度從幾度到零點幾角秒。太陽敏感器還可用來保護高靈敏度的儀器(如星敏感器)和對太陽電池翼定位。太陽敏感器通常包括光學系統、探測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三個部分。一般把光學系統和探測器的組合稱為光學探頭。

  太太陽敏感器按其輸出信號方式不同分為模擬式和數字式兩種基本類型。前者的輸出信號是太陽方位角的連續函數;後者的輸出信號是離散的數字信號。在信號處理電路中,這兩種信號根據需要可以互相轉化。

  模擬式太陽敏感器有幾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例如,自旋穩定衛星(見人造衛星自旋穩定)廣泛使用 V形縫式太陽敏感器。它具有兩條窄縫,其中一條縫與衛星自旋軸平行,另一條縫傾斜一個角度,構成V型。每條縫的後面裝有矽光電池。衛星自旋時,這兩條縫掃過太陽,產生兩個脈沖信號。兩個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太陽方位角的連續函數。通過測量脈沖間隔時間可確定太陽方位角。這種敏感器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測量范圍大,精度可達0.05°。

  數字式太陽敏感器常采用編碼式。編碼式太陽敏感器碼盤的角度分辨率受太陽張角(約0.53°)的限制,因此它的精度低於0.5°。提高精度的措施是在信號處理線路中采用數字編碼細分技術,也就是將碼盤最低位輸出的模擬信號用模數轉換電路進行細分,使敏感器分辨率大大提高。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太陽敏感器在很大的視場范圍內(如128°×128°)精度可達0.025°。

  探測器采用陣列器件的太陽敏感器是數字式太陽敏感器的另一種形式。常用線列陣(多個敏感元排成一條直線),太陽像落在線陣上的位置代表太陽方位角。由於陣列器件中敏感元集成度很高,加上線路對信號的內插細分,陣列式敏感器的精度可達到角秒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