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船舶在海上按選定的航線航行。遠古時代,居住在近海一帶的人們,就已利用簡陋的獨木舟或紮制的排筏,在海岸附近航行。當人類社會出現瞭物品交換,加上人類智力的開發,製成利用風力的帆船,航海技術及其規模都有瞭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瞭航海事業的發展,航海事業的發展又反過來加速科學技術的進程。從11世紀起,人們便把簡單的海圖、羅經、測角器以及對天體運動研究的成果逐步應用到船上,大大豐富瞭航海技術的內容,使航海從過去的沿岸航行進步到能夠遠離海岸航行。沿岸航行主要是借借助觀測岸上的物標、山形、地貌等測定船位和引導航行的;遠離海岸的航行則靠觀測天體確定船位。20世紀30年代以來,電子學的發展和電子航海儀器的出現,使航海技術發生劃時代的變化,航海人員從繁雜的計算中解放出來,能夠全天候地、迅速而準確地測定自己的船位,從而可以選擇最有利的航線和航行條件。

  航海活動主要是通過船員駕駛船舶來實現的,它要求及時、準確、經濟而安全地把船舶從一地駛往另一地。船舶的載量大,燃料省,航行中除港口設施及助航標志(見航標)外,在漫長的海路上不需要其他基本建設,因此,利用船舶航行進行的水路運輸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

  在現代航海活動中,主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①迅速而安全地完成海上行程而駛往目的地。這就要求船員具有良好的船藝和船舶操縱技術,掌握地文航海、天文航海和無線電航海(見船舶無線電導航)的理論,瞭解各種航海儀器的使用和保管方法,熟悉海上氣象和水文知識,瞭解各地航標制度,正確運用航海資料。②順利進行船舶的經濟營運。這就要求船員熟悉各種國際水運法規,瞭解海上通信和報告系統以及世界各地的船舶交通管理制度,並能擬定最佳航行方案以達到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③保證船舶、貨物、船上人命和海洋環境的安全。這就要求在船上設置救生、防火、堵漏、防污染等設備和航海儀器、通信設備等;要求船員熟悉船舶性能並在發生海難事故時具有應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