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坡地上橫貫坡向,每隔適當距離修築的具有一定縱坡的攔水溝。其作用在於改變坡長,縮短坡面地表徑流流程,減少沖刷,攔截坡地上的徑流,並將其輸導至蓄水工程裏或直接用以灌溉農田、草地、林地。它與等高耕作、梯田、蓄水池、溝頭防護以及引洪漫地等項措施相互配合,對保護其下部的農田、草地,防治滑坡、溝頭前進,維護村莊和公路、鐵路路基的安全有著重要的作用。

  規劃佈置 山坡截流溝一般可在山丘地區區25°以下的坡地上佈置。溝的間距依坡度的陡緩而異。坡度陡時溝距小,坡度緩時溝距大,但均應保證兩條截流溝之間的坡面徑流速度,在設計暴雨條件下,小於坡面臨界沖刷流速。進行實地勘查定線時,首先查明蓄水工程的位置、容積、坡面地形、植被特點,收集當地的降雨資料,大致確定山坡截流溝的路線和斷面,以能使截流溝以上集水區產生的徑流量輸導至蓄水工程為原則。

  斷面設計 ①設計流量的計算:根據截流溝以上集水區面積乘以設計暴雨強度和徑流系數確定。②確定溝道縱坡:截流溝縱坡以保證在當地土壤條件下不發生沖刷和淤積為原則。在黃土條件下,縱坡可為0.005~0.0025。③截流溝斷面設計:用試算法,先假設一溝道斷面尺寸,按謝才公式計算流速,如流速不致引起沖刷或淤積,則校核該斷面能否達到設計要求的輸水能力。如果流速偏大或偏小,則應改變斷面規格,另行計算,直至計算流量與溝道設計流量一致時即可。如截流溝較長時,由於各溝段承接來水量不同,相應可采取不同的過水斷面。

  

參考書目

 蔡如藩著:《水土保持學》,中央圖書出版社,臺北,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