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非洲最大的水電站。位於非洲尚比亞和辛巴威兩國交界的贊比西河中遊加裡巴峽谷內,距索爾希伯裏290km。峽谷內河岸邊坡約30°~40°,基巖裸露,是良好的水力開發位址。峽谷長26km,電站建於距峽谷出口2km處。控制流域面積663000km2,多年平均流量1420m3/s。電站包括一座混凝土雙曲拱拱壩和右岸第一期地下廠房,安裝機組6臺,總裝機容量60萬kW,年發電量35億kW·h。1955年開工,第一臺機組在1960年5月17日投入運行。第二期地下廠房位於左岸,計劃裝機90萬kW,1988年末已有4臺15萬kW機組投入運行。它為贊比亞的煉銅業提供瞭廉價的電力。

  電站具有以下主要特點:①有一座128m高的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頂長620m,其長高比接近5,開創瞭寬河谷中修建高拱壩的先例。②贊比西河水流充沛,最大流量達17000m3/s。在壩體內開設6個用直升閘門控制的9.1m×9.46m的泄水中孔泄洪,總泄洪流量為9500m3/s,利用挑流消能,水流在壩址下遊約100m處落入水墊塘,曾形成較深沖刷坑,但工程至今運行良好,具有較大經濟效益。③形成的水庫面積5120km2,總庫容達1840億m3,可容納近4倍的贊比西河年徑流量,是20世紀60年代初世界最大的水庫。蓄水前曾遷移57000名唐加牧民。④在工程的分期施工導流中,采用拱圍堰擋水,使壩體得以快速施工,且很經濟。左岸拱圍堰高18m,長高比達16,厚度僅1.8m。河床拱圍堰下部為兩排鋼板,中間填壓漿混凝土,上部為一般混凝土。這種拱圍堰是在電站施工中首次采用並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