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造園專著,明末著名造園傢計成撰。崇禎四年(1631)成稿,崇禎七年刊行。

  《園冶》全面論述瞭宅園、別墅營建的原理和具體手法,反映瞭中國古代造園的成就,總結瞭造園經驗,是研究中國古代園林的重要著作。

  《園冶》內容由興造論和園說兩篇組成。園說下分相地、立基、屋宇、裝折、門窗、牆垣、鋪地、掇山、選石、借景十部分。全書共三卷,附圖235幅,其中卷二是裝折中的欄桿圖式。

  興造論 作者闡明寫書的目的,著重指出園林興建的特性是因地制宜,靈活佈置。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要始終貫穿“巧於因借,精在體宜”的總的指導思想,需要有一個善於巧妙利用環境來進行創作的人來主持。因此作者把自己的經驗整理出來,供大傢參考。

  園說 是全書的主體。作者把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特征概括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在敘述過程中著意把園林造景的刻劃和意境感受聯系起來,勾劃出中國江南園林詩情畫意、情景交融的特色。

《園冶》封面

  相地和立基 闡述瞭宅園總體設計的理論。相地論述園址的勘察選擇;立基論述園林的總平面佈置,涉及主要建築物(廳堂、樓閣、門樓、書房、亭榭、廊房)和假山等在總平面設計中的考慮程序、建築物平面要求、適宜的位置和因地制宜的變化等內容。

  屋宇 從四個方面論述園林建築物。一是通論,講到園林建築物與一般居住建築物的差異、建築風格、園林建築物與園景的密切配合、妙於變幻和推陳出新等問題;二是各類園林建築物的名稱、含義和解釋;三是講梁架結構和它的變化;四是討論園林建築物的平面圖,計成稱之為“地圖”,並指出這是建築設計的第一步,也是業主和建造者需要共同商定的一個內容。

  裝折 討論園林建築物的裝修問題,包括屏門、仰塵、戶槅、風窗、欄桿等小木作。在裝修藝術構圖原則上,計成提出瞭“如端方中須尋曲折,到曲折處還定端方,相間得宜,錯綜為妙”的理論,很像近代藝術理論中“多樣統一”的原則。圖例力求推陳出新,反對常套。工藝上也有創新,如“一料鬥瓣”即以一種規格的小原件,裝配成多種圖案的做法。

  門窗和墻垣 門窗專指磚墻上的磨磚框洞,墻垣有實墻和漏明墻,都用以分隔或透視園林景物。計成提出瞭因景擇宜,式樣雅致合時的主張,反對“雕琢花鳥仙禽”。還介紹瞭白粉墻、磨磚墻、漏磚墻(漏明墻)、亂石墻的施工工藝。

  鋪地 計成提出“廢瓦片也有行時”,“破方磚可留大用”。他認為設計得宜,廢物不廢。並詳細論述瞭亂石路、鵝子地(卵石鋪地)、冰裂地以及各種磚鋪地的做法。

  掇山和選石 是討論假山創作的各種問題。計成系統地、詳盡地講述瞭假山的施工方法和要點,在技術上重視安全和穩固,總結瞭樁木基礎和等分平衡法等經驗;在理論上提出造假山必須深入研究真山水的特征,即所謂“有真為假”方能“做假成真”。並借鑒山水畫對自然山嶽節理的概括經驗,進行“依皴合掇”(按石的紋理來堆疊),這是頗有卓見的主張。計成對假山用石的選擇,破除瞭當時對“花石”(太湖石)的迷信。在擴大用材范圍,節約造價等方面,計成作出瞭相當的貢獻。

  借景 中國古代園林已有應用。計成把借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並從構圖上的借景擴大到意境上的借景。不僅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而且達到瞭“物情所逗,目寄心期”、“觸情俱是”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