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24年發明水泥以後,出現瞭各種類型和規模的水泥廠。最初,水泥是用間歇操作的立窯生產的。19世紀80年代,出現瞭連續作業的階梯式立窯。20世紀初,發展成與現代立窯相仿的圓筒式立窯;19世紀末出現的回轉窯是水泥生產史上的一次革命,水泥生產量大增,對水泥廠的建築形式和規模產生很大影響。20世紀50年代初,聯邦德國建成懸浮預熱器窯。1971年日本建成分解爐窯。這種新型幹法生產工藝使窯身相對變短,而窯尾出現瞭很高的多層框架。由於生產工藝改進和規模擴大,水泥廠建建築出現瞭大跨度的預均化堆棚、聯合儲庫或大直徑圓筒庫。

  中國第一個水泥廠是1889年開辦的立窯廠──唐山細棉土廠,1906年改為啟新洋灰公司。50年代後期,開始自行設計和制造設備。1977年建成燒油的窯外分解爐窯,1978年建成燒煤的窯外分解爐窯。但目前中國的水泥廠中立窯廠仍占很大比重。

  構成 水泥廠一般由主廠房、輔助車間和生活、管理用房三部分組成。水泥廠生產系統構成主要包括:①礦山,有石灰石礦山、粘土或砂頁巖等粘土質原料礦山。②生料系統,有石灰石破碎車間、預均化堆棚、生料磨房和生料庫等。③燒成系統,有窯尾車間、窯中車間和窯頭車間;以煤作燃料的還有煤粉制備車間等。④制成系統,有熟料庫、水泥磨房等。⑤成品和裝運系統,有水泥庫、包裝車間、散裝設施、成品庫、露天堆場以及裝運平臺碼頭等。

  選址 水泥廠的主要原料石灰石用量大,通常為水泥產量的1.3倍左右,其他如燃料和產品的運輸量也很大,因此水泥廠地址應靠近原料礦山,有方便的水運或陸運交通條件。水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多,污染環境,要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並且將廠區佈置在居住區的下風向。

  設計要點 水泥廠的主要設備大而重,生產過程中輸送的物料多為粒狀或粉狀,數量大。生產過程中噪聲大、粉塵多,各個車間的設計要點如下:①石灰石破碎車間的主要設備為破碎機,噪聲高達A聲級105分貝;在破碎機操作面的值班室和控制室要有隔聲設備,卸料倉部分可設計成開敞式廠房。②生料磨房或水泥磨房的球磨機,噪聲高達A聲級110分貝,應單獨設置隔聲的值班室和控制室,並在磨機房和電動機房之間設置隔墻;電動機房應做油漆墻裙、水磨石地面,以便於清掃。③煤粉制備車間廠房耐火等級應不低於二級。車間內應註意避免積聚煤粉,內墻面應做粉刷,凡窗臺、懸空的聯系梁及其他構件的突出處,均應抹成與水平面成大於50°的斜面。④新型幹法水泥廠的窯尾車間主要設備為預熱器和分解爐,廠房為高層框架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除值班室外,都應設計成開敞式。⑤窯頭車間為熱車間,向窯的一面宜開敞,熟料冷卻機房要加強通風。窯頭應設控制室或值班室。在以煤為燃料時,窯頭可與煤粉制備車間結合在一起。⑥廠房屋面應防止積塵過厚和水泥粉塵結殼,以免屋面因超載而損壞。

中國長興水泥廠鳥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