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的樓、臺、廊、梯等邊沿處的圍護構件,具有防護功能,兼起裝飾作用。

  沿革 欄桿中國古稱闌幹,也稱勾闌。周代禮器座上有類似欄桿的構件。漢代以臥欞式欄桿為最多。六朝盛行鉤片勾闌。欄桿轉角立望柱或尋杖絞口造者,均可見於雲岡石窟、敦煌壁畫。元明清的木欄桿比較纖細,而石欄桿逐漸脫離木制欄桿的形制,趨向厚重。清末以後,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裝飾的欄桿形式進入中國。現代欄桿的材料和造型更為多多樣。

  形式 有漏空和實體兩類。漏空的由立桿、扶手組成,有的加設橫檔或花飾部件。實體的是由欄板、扶手構成,也有局部漏空的。欄桿還可做成坐凳或靠背式的。欄桿的設計,應考慮安全、適用、美觀、節省空間和施工方便等。

  構造 建造欄桿的材料有木、石、混凝土、磚、瓦、竹、金屬、有機玻璃和塑料等。欄桿的高度主要取決於使用對象和場所,一般高900毫米;幼兒園、小學樓梯欄桿還可建成雙道扶手形式,分別供成人和兒童使用;在高險處可酌情加高。樓梯寬度超過1.4米時,應設雙面欄桿扶手(靠墻一面設置靠墻扶手),大於2.4米時,須在中間加一道欄桿扶手。居住建築中,欄桿不宜有過大空檔或可攀登的橫檔。各種欄桿和扶手的構造分述如下:

  鐵欄桿 欄桿和基座相連接,有以下幾種形式:①插入式:將開腳扁鐵、倒刺鐵件等插入基座預留的孔穴中,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漿填實固結。②焊接式:把欄桿立柱(或立桿)焊於基座中預埋的鋼板、套管等鐵件上。③螺栓結合式:可用預埋螺絲母套接,或用板底螺帽栓緊貫穿基板的立桿。上述方法也適用於側向斜撐式鐵欄桿。

  鋼筋混凝土欄桿 多用預制立桿,下端同基座插筋焊接或預埋鐵件相連,上端同混凝土扶手中的鋼筋相接,澆築而成。

  木欄桿 以榫接為主。若為望柱,則應將柱底卯入樓梯斜梁,扶手再與望柱榫接。

  欄板式欄桿 可采用現澆或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板和鋼絲網水泥板,也可用磚砌。室內的還可考慮使用鋼化玻璃和有機玻璃等。

  扶手 多為木制的,常以木螺絲固定於立桿頂端的通長扁鐵條上(木立桿時為榫接)。也可用金屬焊接和螺釘固接或以金屬作骨襯,飾以木質和塑料面層,或為混凝土澆註、水磨石抹面等。斷面形式和尺寸應根據功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