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氯堿廠。前身為天原電化廠,由實業傢吳蘊初集資創辦,1929年建廠於上海,1930年投產。抗日戰爭期間,內遷四川,於1940年在重慶建成投產,名為重慶天原電化廠。1943年又建立宜賓天原電化廠。1946年在上海恢復瞭天原電化廠的生產。1952年與吳蘊初創辦的天利淡氣製品廠(見彩圖。主要生產合成氨、硝酸)合併稱天原天利廠,1956年分建為天原化工廠和上海化工研究院,同年天原化工廠更名為上海天原化工廠,以區別於重慶、宜賓天原廠。

吳蘊初等人建立的天利淡氣制品廠

  天原電化廠初建時隻生產燒堿、鹽酸、漂白粉三種產品。1949年,日產燒堿約10t。80年代,年產燒堿100kt以上,此外還有鹽酸、漂粉精、聚氯乙烯等20餘種無機和有機產品,為中國氯堿工業主要廠傢之一。

  天原化工廠屢次革新其技術裝備,1957年與化工部設計院協作試制成功立式吸附隔膜電解槽,後在中國氯堿工業中推廣應用。1973年試制成功大型工業化金屬陽極電解槽,還與上海化工研究院、錦西化工機械廠協作試制成功國內首創的氯氣離心壓縮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