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C=CClCH=CH2 工業上主要是2-氯-1,3-丁二烯。是無色、易揮發、具有辛辣氣味的有毒液體。由乙炔或丁二烯為原料制得。沸點59.4℃,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低溫下易與氧作用,生成易爆炸的氧化聚合物。主要用於生產氯丁橡膠,亦能與苯乙烯、丙烯腈、異戊二烯等共聚,生產各種合成橡膠。

  1931年,美國杜邦公司首先實現瞭由電石乙炔制氯丁二烯的工業化生產。60年代以前,這是工業上生產氯丁二烯的唯一方法。乙炔在氯化亞銅的酸性水溶液中於80℃下生成乙烯基乙炔,後者再與氯化氫在氯化亞銅的鹽酸溶液中進行加成反應生成氯丁二烯:

CH≡CH+CH≡CH─→CH2=CHC≡CH

CH2=CHC≡CH+HCl─→CH2=CClCH=CH2

此法歷史較久,技術成熟,但成本高,且乙炔、乙烯基乙炔甚易爆炸,生產安全性差。

  60年代以後,由於乙炔價格比丁二烯高,因此轉向以後者為原料。1966年法國比塔克洛工廠建成第一個由丁二烯氯化制氯丁二烯的裝置。丁二烯與氯氣在300℃進行氣相加成,產物3,4-二氯-1-丁烯(占40%)在加熱的堿溶液中脫氯化氫生成氯丁二烯:

CH2=CHCH=CH2+Cl2─→ClH2CCH=CHCH2+CH2CHCHClCH2Cl

CH2CHCHClCH2Cl+NaOH─→CH2=CClCH=CH2+H2O+NaCl

在脫氯化氫及精制過程中要排除微量氧,以防止自動氧化,並需加入阻聚劑氯化。反應同時生成的順式和反式1,4-二氯-2-丁烯(占60%),可作為合成己二腈及丁二醇的原料,但更多的是經分離後在銅和氯化亞銅的存在下異構為3,4-二氯-1-丁烯,再用於制氯丁二烯。該法成本低,產品質量高,生產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