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COCH3 無色略帶香味的易燃液體,沸點56.1℃,溶於水。可由丙烯合成或農產品發酵(見發酵過程)制得,是重要的工業溶劑和化工原料。

  生產方法 丙酮最早由醋酸鈣經乾餾制得。1913年英國斯特蘭奇-格拉哈姆公司開發瞭穀物發酵生生產丙酮、丁醇和乙醇的方法。1920年,丙烯水合法制異丙醇正式工業生產,接著異丙醇脫氫制丙酮工藝開發又獲成功。在以後相當長時間內,發酵法和異丙醇脫氫法都是廣為采用的方法。1953年後,美國赫格裡斯公司和英國蒸餾公司合作開發成功的異丙苯法制苯酚和丙酮投入工業生產。由於經濟上的優越性,此法發展迅速,從60年代起成為生產丙酮的最主要方法。此外,個別工廠曾采用丙烯液相氧化法、異丙醇氧化法,但經濟上均難與異丙苯法競爭。1984年的世界總生產能力約3Mt,其中70%以上為異丙苯法生產。中國以糧食發酵法為主。

  異丙苯法 丙烯與苯在磷酸或三氯化鋁的催化下烷基化生成異丙苯,異丙苯在堿穩定劑存在下加溫(80~130℃)、加壓(〈0.7MPa)氧化成過氧化氫異丙苯,後者再在酸性條件下分解成苯酚和丙酮。此法所得丙酮是重要工業產品苯酚的聯產物,生產每噸苯酚約聯產0.6t丙酮,成本低,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發酵法 以谷物或糖蜜為原料,工藝過程包括培菌、蒸煮、發酵和產物蒸餾分離。菌種為丙酮丁醇菌。發酵產物為乙醇、正丁醇和丙酮,其比例為6:3:1,以幹玉米計算,丙酮加正丁醇的收率為26.5%。現在此法主要目的多是生產正丁醇,丙酮作為副產物。

  異丙醇脫氫法 異丙醇催化脫氫生成丙酮的反應:

CH3CHOHCH3─→CH3COCH3+H2

是吸熱反應,脫氫所用催化劑有銅、銀、鉑、鈀等金屬以及過渡金屬的硫化物,負載於惰性載體上,反應在 管式反應器中進行,溫度400~600℃。在使用氧化鋅-氧化鋯、銅-鉻氧化物或銅-二氧化矽催化劑時,脫氫溫度降低為300~500℃。也有的采用二段反應,以提高收率。以異丙醇計丙酮收率為90%,此法開發較早,目前在丙酮生產中尚占有一定的地位。

  丙烯直接氧化法 自乙烯液相氧化制乙醛的瓦克法工藝開發成功後,此項技術又進一步發展應用於丙烯制丙酮。它是采用氯化鈀-氯化銅-鹽酸催化劑,在110~120℃和約1MPa下在液相中用空氣(氧氣)將丙烯直接氧化成丙酮:

CH3CH=CH2O2─→CH3COCH3

此法原料易得,但腐蝕嚴重,工業上未得到推廣應用。

  用途 丙酮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用於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異丁基酮、雙酚A及醋酐、乙烯酮以及呋喃樹脂等。丙酮也是用途廣泛的溶劑,常用作乙烯基樹酯、丙烯基樹酯、醇酸漆、醋酸纖維素以及多種膠粘劑的溶劑和食品添加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