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針織物縫製成服裝的工藝過程。針織成衣分為成形衣片縫製和坯佈裁片縫製兩類。

  成形衣片縫製 利用成形針織品編織工藝,編織出衣服形態的成形衣片和衣坯,然後縫合成衣。成形分全成形和部分成形兩類:全成形是在機器上已形成衣坯,隻須縫合;部分成形則還要將織成的衣片作部分裁剪,如開領、挖袖籠等,然後縫合。

  坯佈裁片片縫制 把針織坯佈按樣板裁剪成裁片,然後縫制成針織服裝。其流程是:

  ①坯佈準備:根據成品規格和工藝要求確定坯佈的幅寬。

  ②樣板設計:根據縫料性能、服用要求和成品規格,並考慮工藝回縮和工藝消耗,設計樣板各部分外形尺寸。工藝回縮與針織坯佈品種、坯佈定形方法等有關。工藝消耗決定於線跡種類和縫制方法。

  ③裁剪:把已經鋪覆的一疊坯佈根據樣板裁成衣片。裁剪前須對坯佈進行比色和配色,防止出現產品色差。鋪料有正面鋪、往復折疊鋪和面裡對合鋪等三種方法。裁剪形式一般有單層和多層裁剪兩種。在工業生產中大多采用多層裁剪。裁剪工具有鋼帶裁剪機、電裁刀、沖裁機和其他專用裁剪工具。

  ④縫紉:主要是完成服裝的裁片聯結和裝飾。縫合裁片所用的線跡必須與坯佈的延伸性和強力相適應,使縫制品具有一定彈性和牢度,並防止線圈脫散。經常受拉伸的部位選用有彈性的線跡結構和縫線。常用於針織縫紉的線跡種類較多,基本結構有包縫、鎖縫、鏈縫和繃縫四種類型(見上頁圖)。包縫使縫制物的邊緣包覆,常用的有雙線包縫和三線包縫兩種。用一根針線(面線)和一根或兩根彎針線(底線)相互循環穿套,線跡富有彈性,適用於縫合裁片包邊和卷底邊等部位,是縫制針織品的主要線跡。鎖縫是用一根針線(面線)和一根梭芯線交叉縫制,有直線型和曲折型兩種。直線型鎖縫線跡用線量少,彈性小,適宜縫制不受拉伸的部位,如門襟、上領、貼邊、釘袋等。曲折型鎖縫用線量相對較多,有一定彈性,可用以縫制有彈性的褲口、袖口等部位和作為裝飾縫。鏈縫是把單根或多根縫線循環穿套在縫料上,用線量多,拉伸性好。鏈縫線跡常用的有單針單線和單針雙線兩種:單針單線鏈縫線跡由一根針線串套而成,一般用來縫制厚織物,但在線斷時會發生連鎖的脫散,在縫制中多與繃縫線跡結合使用;單針雙線鏈縫線跡由一根針線和一根底線互相串套而成,不易脫散。在針織品縫制中用於滾領、上松緊帶、褲襠合縫等,也可和包縫線跡構成復合線跡。繃縫由兩根以上針線和一根底線互相串套而成,特點是強力大,拉伸性好,同時還能防止針織物邊緣線圈脫散,並可與鏈縫結合使用,起加固、平整和裝飾作用。

  ⑤整燙:毛衫類產品通常放在特制的金屬型架上用汽蒸熨燙,其他產品多用燙衣板撐入成衣,用熨鬥或壓熨機燙平。

  ⑥檢驗:在折衣包裝前進行檢驗和定級。

  20世紀70年代以來,計算機在服裝工業中應用日益廣泛,服裝專用計算機系統可輔助設計人員進行服裝式樣系列設計、服裝樣板設計與制作、存儲服裝式樣、尺寸放大或縮小、自動排料劃樣等,也可與自動裁剪機(激光裁剪機、高壓水註裁剪機和往復式刀具裁剪機等)、縫紉機聯機作業,自動完成裁剪和部分裁片的縫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