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料繭投產之前,根據生產任務和對產品的要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繅絲工藝和技術措施,是制絲廠技術管理的基礎。設計方法分原料繭調查和工藝設計兩步。具體內容包括抽樣、繭質調查、試繅、纖度設計、等級設計、產量設計和繅折設計。

  抽樣 原料繭複雜多變,須進行抽樣調查以瞭解原料繭的性能。抽取的樣繭必須有充分的代表性,樣繭的數量一般占一批繭量的1~2%,如採用自動繅絲機,樣繭可略多抽些。

  繭質調查 瞭解繭質的基本性狀。如上繭、次繭和下繭等的含量比例;通過肉眼的觀察瞭解繭的外觀性狀,如繭色、繭形等;測定繭形的大小及其整齊程度,調查每粒繭的平均繭幅和繭幅的最大差值;通過切剖調查,測定原料的繭層率和蛹體的幹燥程度;通過煮繭測定絲膠溶失程度等。

  試繅 又稱解舒試驗。取樣繭 400粒在規定的溫度、䈅速、定粒等條件下進行試繅絲。主要瞭解繭絲長、解舒絲長、解舒率、繭絲纖度、長吐率、蛹衣量、病蛹等。根據試繅結果制訂出下階段兩臺繅絲機的工藝條件,進一步摸清原料性能,最後確定繅絲工藝並制訂技術措施。

  纖度設計 按照繅制生絲的纖度規格,根據解舒試驗的繭絲纖度,結合本廠試繅和實繅生絲纖度的差距,進行纖度設計。其差距允許范圍如表1。

表1 纖度設計的差距允許范圍

  等級設計 在設計生絲等級時須盡可能考慮發揮原料繭的性能潛力和最大的經濟效益。表2是解舒絲長、繭絲纖度最大差值以及清潔、潔凈等指標與生絲設計等級的關系。

表2 解舒絲長、繭絲纖度最大差值以及清潔、潔凈等指標與生絲設計等級的關系

  確定生絲等級除原料繭的解舒情況外還須考慮工人技術水平、定粒正確率(%)、中心配繭率(%)和運轉率(%)。表3列出與此有關的參考數據。

表3 生絲等級與定粒正確率(%)、中心配繭率(%)和運轉率(%)的關系

  產量設計 產量指每臺機器每小時的產量,即臺時產量。臺時產量決定於繅絲的線速度、生絲纖度、緒數、定粒和運轉率等。設計時須全面考慮質量、產量和繅折三者的關系。

  繅折設計 繅折是原料繭的消耗指標。即繅制 100公斤生絲所需消耗原料繭的數量。例如繅折300公斤,就是指繅制100公斤生絲需用原料繭300公斤。影響繅折的因素較多,如管理方法、制絲設備、工人的操作技術、溫濕度控制、原料繭的性能等。設計時一般以解舒試驗時的繅折為基礎,結合企業歷年試繅和實繅的差距進行調整,確定繅折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