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類語言學和社會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語法系統。系統語法是 1961年語法學傢 M.A.K.哈立迪首次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將語言看成是具有多種功能並由若幹分系統組成的複雜系統。在系統語法中,語言被劃分為句子、子句、片語、詞、詞素五種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單元。每一單元由一個或幾個低層次單元組成,例如英語子句通常由四個片語組成,這些片語分別作為子句的主語、謂語動詞、補語、修飾語等。

  按照系統語法理論,一切語言具有形成觀念、表明意意向和使前後語連貫等功能。①觀念形成功能:即用子句來描述對事物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相互關系的理解(見格語法)。這種功能由子句的及物性系統實現。②意向表明功能:即表明發送子句後所預期的對方響應方式,這種功能用子句的語氣系統實現。③前後語連貫功能:即能指明子句的主位和述位並進一步傳送新的信息的功能,這種功能由子句的主位系統和信息系統實現。主位和述位是從語用角度考慮的,它們與子句的主語和謂語不一定相同。例如People, I owe all my success to you!(人民呵,我的一切成就歸功於您!)其中People就是主位(但不是主語),逗號以後的整個句子構成述位。在很多場合,運用主位概念來確定子句的語義是簡明有效的。設計現代自然語言處理系統的基本趨向是將語法、語義、語用諸因素有機結合,統籌考慮。在這方面系統語法提供瞭一個較好范例。T.維諾格拉德模擬機器人與人對話的SHRDLU系統就采用瞭系統語法。

  

參考書目

 T.Winograd ,Language as a Cognitive Process,Vol.1, Addison-Wesley Publ.Co., Reading, Mas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