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古老而常用的火法精煉方法,多用於提純熔點較低的金屬(例如錫、鉛、鋅、銻等),以除去熔點較高並與主金屬形成含量很低的二元共晶的雜質。此法利用某些雜質金屬或其化合物在主金屬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顯著減小的性質,改變溫度使原來成分均勻的粗金屬發生分相,形成多相體系,即液體和固體或液體和液體,而將雜質分離到一種固體或液體中,達到提純金屬的目的。

  升溫熔析法 緩慢加熱固體粗金屬屬至略高於主金屬的熔點,但低於雜質或其化合物的熔點,此時主金屬熔化成液體,雜質金屬及其化合物在主金屬中的溶解度很小,仍保持固體狀態,得以分離。例如,粗錫熔析法除鐵、砷等。也有利用此法在主金屬熔點附近時,除去熔體中與主金屬互溶性很低的雜質。例如,粗鋅熔析法除鉛就是在略高於鋅熔點的溫度下熔體分層,使鉛富集於下層熔體,而提高上層鋅液的純度。

  降溫熔析法 又稱凝析法。將溫度較高的粗金屬熔體緩慢降溫冷卻到略高於主金屬的熔點,引起一些溶解度較小的雜質或其化合物達到過飽和狀態而析出,或浮於熔池的表面,或沉於熔池的底部。

  加入添加劑的熔析法 上述兩法的精煉效果較差,有時為瞭強化它們的精煉作用,向粗金屬熔體加入適量的添加劑,與雜質形成一種更穩定、溶解度更小的化合物而分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