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樹木遺傳育種學傢。江蘇省江陰縣人。1899年11月25日生,1978年10月27日逝世。1927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學院森林系,1930年赴英國任愛丁堡皇傢植物園研究員。1932年回國後曾任南京中山植物園技師,四川省農業改進進所林業試驗場場長,甘肅天水水土保持實驗區技正、主任。1949年後歷任武漢大學農學院、華中農學院、南京林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樹木遺傳育種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對松樹、杉木、柳樹、楊樹、鵝掌楸等樹種進行種間雜交和種內雜交的研究中,發現瞭一些樹種間的親緣關系和一些雜種一代的優勢。先後培育出若幹楊樹、松樹、杉木、楸樹及亞美雜種鵝掌楸的新品種,在生產中發揮瞭一定作用。1964年在福建省主持建立瞭中國第一個杉木種子園。70年代初觀察到杉木花粉在一般貯存條件下,能保持生活力達17年之久。撰有《杉木與杉柳屬間雜交試驗報告》、《促進楸樹結實的研究》、《樹木遺傳與環境工作和遺傳穩性的研究》等論文,並主編《樹木育種學》、編著《植物繁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