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魚綱鯔形目(Mugiliformes) 鯔科(Mugilidae)蠆屬。又名紅眼鯔。分佈於中國、日本、朝鮮及蘇聯遠東沿海等。在中國,渤海、黃海沿岸和近海較為密集。洄遊範圍較小。為半咸水養殖魚類。

  形態 體呈長圓筒形。頭稍寬扁。眼上部橘紅色;脂眼瞼不發達,僅存在於眼的邊緣,或後部伸達瞳孔邊緣。口裂小而平橫,下位;上頜骨在口角後方突然向下彎曲,後端外露,2個背鰭分離較遠。

  生物學特性 喜棲息於河口和海灣內,亦可進入內陸水域。性活潑,感覺靈敏,活動力很強,善於遊泳和跳躍,常成群溯遊。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強,能正常生活於38oC的海水或純淡水中;水溫降至1oC時能安全越冬;水中溶氧量低達0.9毫克/升時仍能忍受;對pH的適應幅度為7.6~9.3。體長23毫米以下的魚苗全為動物食性,以後轉為動、植物混合食性,體長達42毫米後即轉為植物食性。依靠銳利的口緣刮取泥灘上附生的小型動、植物和有機碎屑,主要是矽藻、藍藻和綠藻。蠆在中國北方以7~9月的攝食強度最大。1齡魚體重約50克,2齡魚約200克,漁獲物個體一般重2千克,個別可達10千克。蠆每年定期結成大群到港灣、河口處產卵。一般3齡性成熟,懷卵量20~268萬粒。產卵前蠆成群活動,往往3~4尾雄魚追逐1尾雌魚。卵浮性,淡黃色,直徑一般為0.95毫米左右,具油球1個,受精後在水溫16.8~22℃范圍內經48小時孵出仔魚。初孵仔魚全長約2.5毫米。蠆胚胎在鹽度為3~28的水中都能孵化,在7以上發育良好。

  養殖 苗種主要從海區捕撈,並須經過由海水過渡到半咸水或淡水的暫養馴化。此外也可以人工繁殖方法獲得苗種。養成方式主要有港養和池塘混養兩種。港養的苗種來源以開閘納苗為主,輔以捕苗補充。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控制水質和修補堤埂等;施肥和投餌可大幅度提高產量和魚的質量。池塘混養一般是在鯉科魚類飼養池中投入數量達10~20%的蠆,不需增加魚飼料和管理費用,也不影響其他魚的生長。

  生產 蠆在中國山東半島南岸一帶有春、秋汛:春汛3~4月,秋汛10~12月;北岸漁期為6月下旬至10月下旬;河北省沿海為4月下旬至9月下旬。捕撈工具有流刺網、跳網、定置刺網等。

  蠆含脂量高。多鮮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