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半乾旱地區或半濕潤易旱地區完全依靠天然降水從事農作物生產的一種旱地農業。它不同於乾旱或極端乾旱地區完全依靠灌溉的農業;也不同於降水充足的濕潤地區的非灌溉旱地農業。

  特點 在應用旱農技術的半乾旱及半濕潤易旱地區,其共同的氣候特點是降水較少,蒸發量常大於降水量。中國一般將年平均降水量250~400毫米、年乾燥度大於1.5的地區劃為半乾旱地區; 降水量400~800毫米、年平均幹幹燥度為1.00~1.49的地區劃為半濕潤地區。因降水變率較大,或因降水季節分佈不適時而經常出現春旱、初夏旱、伏旱或秋旱等季節性幹旱的半濕潤易旱地區,也常須應用旱農技術。世界各國劃分上述各類地區的標準並不一致,如美國將年降雨量300~600(或700)毫米、但降雨季節與作物需水最多的生育時期不相符合的地區劃為半幹旱地區,經營牧業或旱地農業。

  旱農地區雖然全年降水不多,但光熱資源相對豐富,采取旱農技術加以利用時仍有一定的生產潛力。據估計每畝旱地利用1毫米降水量可生產糧食0.4~0.65千克以上,全年降水300毫米的地區,畝產就可達120~195千克。如美國中西部的幹旱大平原昔日是黑風暴的發源地,由於實行旱農作業,現已成為重要的農牧業基地。目前世界約210億畝耕地中僅10~15%有灌溉條件,其餘依靠天然降水,約有90億畝的年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然而許多農作物,特別是小麥、大麥、高粱的產量卻來自這些地區。因此旱農研究已成為世界性課題。

  分佈 全世界幹旱、半幹旱地區的總面積約占地球陸地面積的34.9%,遍及50多個國傢和地區。主要分佈於非洲北部和南部、歐亞大陸中部、中近東和印度德幹高原以及大洋洲等地。其中熱帶、亞熱帶幹旱、半幹旱地區主要分佈於稀樹草原帶,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南北、贊比西河流域、西南非洲、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北部,這些地區一般濕季為3.5~6個月,年降雨量300~600毫米;農業盛行原始的撂荒制與旱農,作物以高粱、玉米、花生、木薯、龍爪稷等耐旱作物為主。溫帶幹旱、半幹旱地區主要分佈於北美大平原、蘇聯的中亞細亞和頓河流域、阿根廷中南部、西班牙等地,年降雨量約300~600毫米,除永久性草地外,主產小麥(圖1)。中國的半幹旱地區主要分佈於東北三省西部、內蒙古東部、甘肅西北部、陜西中部和北部、寧夏中南部及青海東部。半濕潤易旱地區一般分佈於半幹旱地區的外圍;在中國主要位於半幹旱地區東南側的過渡地帶(圖2)。

圖2 中國半幹旱半濕潤地區分佈示意

  旱農技術 旱農地區農牧業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故旱地農業的各項技術措施,都著眼於保持和利用水分及在培養土壤肥力的基礎上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蓄水保墑 減少水土流失和風蝕,創造蓄水、保肥、保土的基本條件是旱農技術的首要環節。在坡耕地上,由於水、土、肥的流失量隨坡度而增加,尤以雨量集中又多暴雨的半幹旱地區為甚,故常在緩坡地和溝谷修築梯田、壩地或集水溝等保持水土。在風蝕地區,則營建農田防護林網、植樹種草以防風固沙。農田休閑期間的深耕、耙耱和春季播種前的淺耕也有利於保蓄部分降水,避免土壤水分散失。

  培養土壤肥力 旱農地區土壤一般比較瘠薄,除需增加化肥施用量外,種植豆類或豆科綠肥、牧草是培肥地力、促進作物根系生長、提高土壤水分保蓄力和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據測定,在年降水300~500毫米的地區,如能采用抗旱耕作,培肥土壤,則1米深的土層可接納雨水200~300毫米。從土壤的生產能力看,有機質含量1%以上的旱地麥田,每毫米降水可生產小麥0.68千克;而瘠地麥田每毫米降水僅能生產小麥0.26千克。

  選種抗旱、耐旱作物 適宜於旱農地區生長的作物,其生長的關鍵時期能避開幹旱季節,或能和當地的雨季相吻合、在雨季快速生長,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供水。如小麥的根系到拔節前已下伸到耕層以下,分佈較深,能吸收利用土壤的深層水分;高粱在水分供應不足時會停滯生長從而減少蒸騰,一旦供水恢復,則又繼續生長。其他根系發達的作物如黍稷、粟等對旱農栽培也較適宜。

  抗旱播種 中國半幹旱地區的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經常幹旱。因此春播作物應盡量利用早春解凍後土壤內所保蓄的水分,及時進行頂凌播種或搶墑播種。如幹土層較厚、底墑較好,則宜在播種前進行鎮壓提墑、嚴重幹旱時將種子播在較深處的濕土上,覆土後進行鎮壓以利種子萌發出苗。此外還可采用種子處理和水耬播種、澆水點種、濕糞點種等多種抗旱播種方法。播種密度根據土壤肥力和墑情而定,一般應小於濕潤地區或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許多國傢在旱農地區種植玉米或高粱時采用雙行距條播法,可為下季播種小麥保留一定的土壤水分。

  栽培方式 為蓄水保墑及減少徑流和土壤蒸發,旱農栽培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少耕、地膜覆蓋或采用砂田、壟作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