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莖葉徒長、促進根系發育的技術措施。其作用在於“鍛煉”幼苗,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後期抗逆、抗倒伏能力,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常用的方法是控制苗期肥水,使植株節間趨於粗短壯實而根系發達。另外,進行多次中耕,一方面可以切斷土壤毛細管水,使表層土壤疏鬆乾燥,下層水分保蓄良好,利於根系向縱深伸長;另一方面由於中耕切斷瞭部分側根,降低瞭植株吸氮和氮的代謝水準,使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積累增多,也有利於植株生長健壯,控制徒長。蹲苗措施還包括扒土曬根,以提提高地溫等。蹲苗的時期和具體操作方法因作物而異。高粱、玉米等春播作物一般在定苗至拔節前進行扒土曬根;育苗移栽的作物、蔬菜多在苗床控制澆水,進行幹旱鍛煉,或移苗假植,以抑制地上部營養器官的生長,增強對外界不良條件的抵抗力,縮短移栽後的緩苗期。蹲苗時間的長短亦隨氣候、土壤水分、肥力以及作物的種類、長相長勢等而有不同。蹲苗時間過長,會抑制植株的正常生長,影響生殖器官的分化;時間過短,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對生育期短的作物或土壤水分不足、肥力瘠薄、作物長勢不旺的田塊,以不蹲苗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