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地黃屬多年生草本。塊根和根狀莖供藥用。多為野生。中國河南、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有分佈。株高10~40釐米,全株被灰白色長柔毛及腺毛。塊根和根狀莖肉質肥厚,橘黃色。葉基生,蓮座狀,葉片倒卵形或長橢圓形,上有皺紋。總狀花序頂生,花冠筒狀,外面紫紅色,內面常有黃色帶紫的條紋。蒴果卵圓形。種子多數細小,淡棕色。

  中國栽培的地黃有懷慶地黃(<R.glutinosaf.huei-chingensis)和筧橋地黃(R.glutinosavar.luteaf.purpurea)等變種。前者主產於河南,全國各地有引種栽培。後者主產於浙江杭州筧橋,栽培面積較小。懷慶地黃形態與野生地黃相似,但植株較大,塊根肥大。喜溫和、陽光充足而稍幹燥的氣候;怕高溫、水澇;以肥沃的中性砂質壤土為宜。主要用塊根繁殖。栽種期早地黃在4月上中旬,晚地黃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一般選取長5~6厘米的種根中段穴栽,行株距40×30厘米。出苗前要保墑。花蕾和根蘗要及時摘除。雨季註意排水。生長期間註意防治斑枯病、輪紋病和紅蜘蛛、擬豹紋蛺蝶等病蟲害。塊根在10月上中旬地上部枯黃時采收。

  地黃的根和根狀莖含β-谷甾醇與甘露醇以及地黃素、生物堿、脂肪酸、水蘇糖、葡萄糖等多種糖類和氨基酸、磷酸等成分。有強心、升壓、降低血糖及利尿作用。中醫學上稱新鮮者為鮮地黃或鮮生地,有清熱涼血、潤燥生津的功效,主治溫病傷陰、大熱煩渴、吐血、便秘等癥。幹燥後稱幹地黃或生地,有滋陰、涼血功效,主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崩漏等癥。將幹地黃加酒拌蒸後稱熟地黃或熟地,有滋陰、補血功效,主治腎虛陰虧、腰酸腿軟、遺精、崩漏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