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學傢。1907年1月6日生於江蘇省常熟縣,1987年7月31日卒於北京。1931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33年赴美國留學,1936年獲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並被選為美國西格瑪-克賽學會榮譽會員。1937年回國後,任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系主任和該所北平農事試驗場場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秘書長和研究生院副院長。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農藝學科主編。從30年代起即從事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曾提出抗病育種的新論點;指出不直接引用雜交種,而應利用其自交系和本地材料培育適應中國特點的雜交玉米;對中國開展小麥非整倍體的研究工作提供瞭有價值的見解。撰有《中俄美小麥品種雜交的遺傳研究》(1936)、《美國雜交玉米在我國的利用問題》(1940)、《中國油菜自交影響研究》(1948)、《關於迅速制定“種子法”的建議》(1978)和《為什麼研究小麥非整倍體》(1979)等90餘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