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除20世紀30年代一些中外學者曾做過零星調查、發掘外,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是在1949年以後才開展起來的,尤其是70年代以來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到目前為止,共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存十幾處,較重要的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金牛山遺址、廟後山遺址,中期的鴿子洞遺址,晚期的西八間房地點。這些發現填補瞭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分佈上的空白,為研究這一地區同華北以及同鄰近國傢古人類、古文化的關係提供瞭重要線索。

  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存 這一時期的遺存發現較少,以金牛山文化和廟後山遺址為代表。金牛山文化發現於遼寧省營口市金牛山一個洞穴的下部堆積中;廟後山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東南,也是一處洞穴遺址。地質時代均為中更新世,金牛山文化稍早,廟後山遺址則處於中更新世稍晚時期。兩處都有梅氏犀、巨河貍、碩彌猴的化石,說明當時這一帶氣候與華北地區相同,溫暖而濕潤。

  金牛山文化和廟後山遺址均以石片石器為主。制作工藝比較原始,類型簡單,都以刮削器居多。兩處遺存的石器,不但在種類、形式上與北京人文化有相似之處,而且使用垂直砸擊法加工脈石英石片和采用一面加工的技術,也是北京人文化中常見的。在兩處的洞穴堆積中都發現瞭夾有燒骨、燒石的灰燼層,廟後山還有明顯的灰堆。說明這裡的遠古人類也和北京人一樣會用火、管火。在金牛山發現瞭人類化石(見彩圖),在廟後山也發現兩顆人牙化石,保存較好的一顆系一成人下臼齒。

金牛山人頭骨化石 遼寧營口金牛山遺址出土(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存)

  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存 目前僅發現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鴿子洞遺址一處。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該遺址石器類型較簡單,有刮削器、砍斫器和尖狀器等,不過刮削器的型式較多,制作也較早期金牛山、廟後山的精致,尖狀器具有特色,尖刃不在尾端而在臺面一端。鴿子洞堆積中有很厚的灰燼層。所含燒骨以羚羊骨為最多,說明當時人們主要獵取這種動物。共存的動物化石中有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成員,如披毛犀、巖羊等,可知當時的氣候比中更新世要寒冷得多(見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這一時期的遺存發現較多,遼寧省有凌源縣西八間房地點、錦縣沈傢臺地點、海城縣小孤山遺址以及建平縣的建平人化石,吉林省有榆樹縣周傢油坊地點和安圖縣的安圖人化石,黑龍江省有哈爾濱市顧鄉屯地點和呼瑪十八站地點。其地質時代,除呼瑪十八站有一部分可能屬全新世外,均屬晚更新世,其中西八間房可晚至晚更新世之末。伴出的動物化石一般為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成員,表明這一時期的氣候仍比較寒冷。

  西八間房舊石器地點位於大凌河右岸的第一階地上。出土石制品49件。石器有尖狀器、刮削器和“琢背小刀”。刮削器數量最多,而“琢背小刀”則是華北地區下川文化中的典型器物。沈傢臺舊石器地點位於小凌河支流東岸的山坡上。自原生地層中出土 6件石制品和14種哺乳動物化石。石制品有刮削器、石片和石核,原料主要為燧石和瑪瑙。石片長而厚薄均勻。動物化石中有絕滅動物河套大角鹿等,時代應早於西八間房地點。小孤山遺址於1980年發現,1981年試掘。出土有千餘件石制品、裝飾品並有用火遺跡。石制品原料皆為脈石英。器形不大,加工痕跡清晰。出土有骨針、魚叉等(見彩圖)。裝飾品用動物牙齒做成,在牙根部鉆孔,作法及樣式與華北山頂洞人的很相似。此外,在周傢油坊舊石器地點,還從原生地層中發掘出精致的刮削器和心形的尖狀器。至於顧鄉屯石器地點的文化遺物,有人認為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或者部分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

遼寧海城小孤山洞穴遺址 遼寧海城小孤山遺址出土(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骨針 遼寧海城小孤山遺址出土(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這一時期在有些地點開始出現具有細石器特征的石制品。西八間房的兩端被截斷、兩側邊緣留有使用痕跡的石片,顯然是作為刀片鑲嵌在骨刀柄上作復合工具使用的。這類石片在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細石器地點中極為常見。在呼瑪十八站舊石器地點,與一般打制石器一起,發現瞭具有細石器傳統的石制品,其類型和工藝與華北地區的下川文化和虎頭梁地點的同類石器很相近。

  建平人化石是1957年在建平縣建平鎮收集的“龍骨”中發現的,為一截成年男性的右肱骨,石化程度較深。骨幹外側面撓神經溝甚淺,近似早期智人,而骨幹中部的前後徑大於橫徑又與現代人接近,應屬晚期智人階段的人類。安圖人化石發現於一個洞穴中,僅有一枚前臼齒,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距今35400±1800和26000±550年。

  中國東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雖然開展較晚,但近年來有瞭較大的突破,已初步建立起遼寧地區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年代序列。金牛山文化與廟後山遺址的發現,不僅說明東北地區從舊石器時代早期起就有人類生活,還表明這裡與華北地區在文化因素上存在一定的聯系。在一些晚期遺址中發現的具有細石器傳統的石制品,顯然是本區新石器時代十分發達的細石器工藝的前驅。而其類別、形制和加工方法與華北地區同類遺存的一致性又說明,起源於華北地區的細石器工藝這時已向北傳播至松遼平原。

  

參考書目

 金牛山聯合發掘隊:遼寧營口金牛山舊石器文化的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6卷第2期,1978。

 遼寧省博物館:凌源西八間房舊石器文化地點,《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1卷第2期,1973。

 吳汝康:遼寧建平人類上臂骨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