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新石器時代農業村落遺址。位於伊拉克東北部基爾庫克以東約60公裡處。1948~1955年,美國考古學傢R.J.佈雷德伍德率領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調查團進行瞭3次發掘,為研究西亞早期農業村落的發展提供瞭材料。遺址面積約1.6公頃,文化堆積厚8米,從上到下分為16層,下部的11層屬無陶階段,年代約當西元前第7千年初至前6100年。上部屬有陶階段,年代約為前6100~前5800年。

  無陶階段的房屋為長方形,牆壁以粘土構築。每每座房屋由數個小間組成,地面鋪蘆葦後敷泥。屋頂可能是平的,上鋪蘆葦,並塗一層厚泥。房間裡有爐灶。死者埋在居址之外,因此遺址內人骨遺存較少。發掘者估計,當時人口約150人。居民已知栽培二粒小麥、單粒小麥以及二棱有稃大麥,還種植扁豆、豌豆、山黧豆等。馴化的動物有狗、山羊和綿羊。蝸牛被大量采作食物。石器有臼、杵、馬鞍形手磨、戶樞、石球以及刃部磨光的石斧等。原料主要為燧石,也有細石器,原料是從小亞細亞東部輸入的黑曜石,常用天然瀝青將石片粘牢在木把上做成鐮刀。除工具外,還有石制的指環、手鐲、珠子等飾物和調色板。骨器包括針、刀、珠、環和耳璫。見有經過焙燒或曬幹的泥塑女像,可能是母神像,還有動物塑像和小孩玩具。

  有陶階段的陶器主要為彩陶。早期彩陶的底色為桔黃、淺黃或微紅,繪有傾斜的紅色線條,被稱為“耶莫彩陶”。時代較晚的陶器則多粗制陶。由於在這裡沒有發現原始陶器,所以學術界認為耶莫遺址的彩陶技術可能是從鄰近的伊朗傳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