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古代花拉子模王國都城遺址。在今蘇聯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阿姆河下遊右岸圖爾特庫爾以北。年代約為西元前1世紀至西元6世紀。1938~1950年С.П.托爾斯托夫領導的花拉子模考古隊進行發掘,所得資料第一次揭示出古代花拉子模的高度而獨特的文化。

  城址壓在屬於康居文化的地層之上,面積 500米×350米,土坯城牆帶有拱頂走廊和望樓。城門開在南牆中央,略向外突。一條寬約10米的大街自城門起穿過城中央直通城北的祆教神廟,大街兩側以以橫街隔成10個街坊,均為貴族住區。城市西北角有一座 3世紀時用土坯修建的王宮,約占全城面積的四分之一。宮殿為兩層建築,建在面積為80米×80米、高14米的土坯臺基上。宮內約有房屋百間,大殿8所,大致可分為禮儀大殿、王族居室、工場、庫房及侍衛仆役住房等幾類。宮殿周圍有 3座望樓,殘高25米。城市東北部有一處市場。

  在王宮內發現許多粘土塑像。例如最大建築"王殿"的壁龕內,置有花拉子模諸王及其妻室和侍役的彩塑,龕壁有彩繪背景。宮殿北部中央的“雪花石膏殿”,墻上飾雪花石膏的雕塑和花卉紋。該殿南面,“勝利大殿”的墻上塑有諸王坐像和勝利女神像。“武士大殿”內則有持盾著甲的印度式武士塑像。宮殿西部兩座大殿的墻上,分別飾有野獸和舞者的浮雕。除塑像外,該城還有精致的多彩壁畫,反映出東西方文化的影響。其中最精美的是王宮內的女子彈奏豎琴圖和女子采果圖,具有犍陀羅藝術風格。另一些表現婦女的壁畫則帶有古典時代黑海北岸和地中海的藝術風格。此外,還有描繪飛禽走獸的圖像。出土遺物有鐵矛、鐵鏃、附貼骨片的木弓、絲綢、棉佈、毛紡織品、皮革制品、耳環、各種炊器、餐具及牛、羊等傢畜遺骨和農作物種籽等。尤其珍貴的是大約140件寫在羊皮和木片上的古代花拉子模文書,以及貴霜晚期和花拉子模早期的紅銅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