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宗教性質的石雕人像群。復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最東端,在該島的沿海地帶分佈有600餘個巨大的石像,該島以此而聞名於世。荷蘭人羅赫芬於1722年復活節那天發現該島,因而得名。英國考古隊於1914年,比利時與法國聯合探險隊於1934年,分別對雕像進行考古調查。Th.海爾達爾領導的挪威考古小組於1955年開始在島上從事發掘。

  雕像多半成組地矗立在石砌平臺上,面向大海,每組的數目不等。島上共有 300多個石基基平臺,平臺由碎石建成,高出地面3.6米,中央朝向內陸的一面有石頭鋪成的斜坡,其中最大的石基上並列著15座雕像。石像分屬兩個時期。前期約開始於公元700年,石像制作較粗糙,均為中、小型,大可等身,尚未定型,面向大海。後期約當1000~1700年,以短腿、長耳型的巨大石像為特征。造型源自前期,但個體大增,石像頭部長大,正面呈長方形,下頜突出,鼻子略凹,兩臂曲放在腹部,頭頂平坦,上面安放一隻當地人稱之為普卡的圓柱形頭冠。石像一般高 3~6米,頭冠重約2~10噸,最大的一座高達11.5米,重82噸,頭冠重11噸。不少石像的背部刻有表示文身的記號。石像的神態既莊嚴又神秘,當地人稱之為摩阿儀。在島上的采石場中,尚殘留有299個沒有雕刻完的石像,最大的一尊高約20米,背部尚未從巖石上切割下來。

拉諾拉拉庫采石場附近的石雕人像

  雕像以堅固的火山凝灰巖為材料,取自島東部拉諾拉拉庫火山口斜坡上的石場,而頭冠的材料則為紅色凝灰巖,取自島西端距拉諾拉拉庫11.2公裡處的另一個采石場。一般認為,古代雕刻傢們是先在巖體上雕刻石像的正面,然後把它們從巖石上切割下來,再對背部加以雕琢,待運到巨石平臺再進行一次加工後豎立起來。關於如何搬運這些巨石像,存在不同解釋。一種意見認為,是先用樹枝搭成一個巨型木橇,把石像橇上木橇後,以人力用繩索拖著木橇,沿著用蘆葦或青草鋪設的道路前進。另一種意見認為,是先在石像下填放小圓石作滾棒,然後用粗繩拖拉至目的地。

  根據語音學和其他方面的證據,7~14世紀,從波利尼西亞群島的其他島嶼上陸續有幾批新石器時代居民來到復活節島定居。他們是島上石基平臺和石雕像的建造者。平臺和石像都具有宗教性質,平臺是祭祀用的祭壇,後來才在上面豎立起石像(見波利尼西亞古代文化),石像則代表那些死後被神化的酋長等重要人物。雖然附近馬克薩斯群島上也有在石塊上雕刻人像的傳統(見馬克薩斯群島古代文化遺跡),但在太平洋各島中還未發現與復活節島相類似的巨石雕像,這些石像代表瞭復活節島獨有的文化特征。島上除石雕人像和石基平臺外,還有石屋村落、太陽觀察臺、石墻以及許多表現鳥人和鳥類形象的巖石雕刻等遺跡。大約在1680年,島上發生瞭一次動亂,人口銳減,此後,多數石像從石基上被傾倒,不少雕像半埋入土中,僅露出頭部。目前,關於雕像年代及島上居民種族起源等問題,尚存在很大分歧。對石像和頭冠為何采用不同的石料,而不在同一塊巖石上雕刻,也有不同的解釋。這些問題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參考書目

 J. D. Jennings, The Prehistory of Polynesi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