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宮殿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北的龍首原上,亦即唐長安城的禁苑中,因位在太極宮的東北面,故亦稱“東內”。此處曾是高宗以後的主要朝會之所。大明宮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名永安宮,以備太上皇李淵清暑。貞觀九年改名大明宮。高宗李治顯慶五年(660)武則天開始參與朝政,其後二年,即龍朔二年 (662) ,命司農卿修建大明宮,改名蓬萊宮,次年遷進此宮聽政。咸亨元年(670)又改名含元宮,神龍元年(705)仍複名大明宮。至晚唐僖宗中和三年(883)遭兵火燒毀毀,乃以王徽為大明宮留守修復宮室。昭宗乾寧三年(896) 再次毀於兵火,遂成廢墟。1957~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大明宮遺址進行勘察和發掘。1980~198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又進行瞭重點發掘,比較清楚地瞭解瞭大明宮的形制、佈局和建築基址的結構等。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明宮的形制和佈局 大明宮的平面形狀,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梯形,周圍共7.6公裡多,面積約3.2平方公裡。宮城除城門附近和拐角處內外表面砌磚外,其餘皆版築夯土墻。在東、西、北 3面,都有與宮墻平行的夾城。宮城共有11個城門。南面 5個門,以正中的丹鳳門為正門,其南有丹鳳門大街,寬一百二十步(約176米)。除丹鳳門設3個門道外,其餘各門都是1個門道。北面3個門,中間的玄武門與北面夾城上的重玄門對直。東面1個門,稱左銀臺門,門外駐左三軍(左羽林軍、左龍武軍、左神策軍)。西面2個門,南為右銀臺門,北為九仙門,門外駐右三軍(右羽林、右龍武、右神策軍),是警衛宮廷的所謂“六軍”。在北面夾城重玄門之內有統領禁軍的所謂“北衙”。

  大明宮南部有3道平行的東西向宮墻,北部有太液池。宮內殿亭等建築遺址巳勘查到40餘處,絕大部分在宮城北部,已經發掘的有大明宮正衙含元殿遺址和宴會群臣的麟德殿以及與道教有關的三清殿等遺址。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位於丹鳳門正北龍首原的南沿上,殿址高出平地15米多,可以由此俯視長安城,重大慶典和朝會多在此舉行。現存的殿址臺基東西長75.9米,南北長41.3米。殿面闊11間,進深4間,各間廣5.3米。殿東、西山墻和北面的後墻皆為版築夯土墻,墻內外壁塗白灰,內側底部並繪有朱紅色邊線。殿外四周有寬5米的副階。臺基下周砌散水磚。殿的東南和西南分別建有翔鸞閣和棲鳳閣,也都高出平地15米多。兩閣都在其北側設廊道與含元殿連接。殿前向南伸出 3條階梯和斜坡相間的磚石階道,長78米,當時稱為“龍尾道”。中間一道寬25.5米,兩側各寬4.5米。殿址中出有大量表面呈黑色光亮的陶瓦,當是殿頂的屋面用瓦,還出有少量的綠琉璃瓦片,可能含元殿的簷口使用瞭琉璃剪邊的作法。在臺基四周出土殘石柱和螭首石刻殘塊多件,在翔鸞閣北廊道的西側出土許多鐵甲片及矛頭10個,可能是在兵火戰亂中被遺棄的。巍然聳立的大殿及其左右的高閣並在中間配以自高而下的 3條龍尾道,其形勢極為威嚴壯觀。(見彩圖)

陜西西安 唐 大明宮含元殿遺址

大明宮平面圖

  麟德殿遺址 麟德殿位於大明宮西部,為宴會和接見外國使節之所。在南北長 130米、東西寬80餘米的臺基上,建立前、中、後毗連的3殿;;中殿的左右又各建1亭,名東亭、西亭,後殿左右各建1樓,左名鬱儀樓,右稱結鄰樓。周圍繞以回廊,建築面積達 12300多平方米,規模十分宏偉。遺址中出土大量黑色筒瓦和板瓦,還有少量的綠琉璃瓦片;臺基周圍出土很多螭首石刻和石望柱殘塊;階道鋪有蓮花方磚,散水砌以黑色方磚,這是其他遺址所少見的。從出土遺物可知屋面除用黑色陶瓦外,也使用瞭琉璃瓦,兩層臺基均安有望柱、構欄和螭首等裝飾,螭首並繪有紅、藍、綠色,可見其豪華壯觀。

  三清殿遺址 三清殿位於大明宮西北隅青霄門內偏東,是一高臺建築,臺基北高南低,現存高度北部為15米,南部12.6米。臺基平面呈凸字形,北寬南窄,南北長78.6米,東西寬北部為53.1米、南部為47.6米,面積為4000多平方米。高臺全系版築夯土。周圍砌1.26米厚的磚壁,表面皆順砌磨磚對縫的清水磚面,其底部鋪磨制非常工整的基石兩層,基石及磚壁向上均呈內收11°角的斜面。從出土的大量朱繪白灰墻皮,可知上面有殿堂或樓閣等建築。臺基周圍出有石作殘件,證明其上安石欄及排水石槽等設施。臺基下周圍鋪寬 1.5米的方磚散水。上殿的階道有兩條,一條設在南面正中,長15米,寬3.2米,當是踏步階梯道;另一條設在臺基北端的兩側,為一斜坡幔道,長43.25米,東寬西窄,平面呈梯形。從出土的石作殘塊可知,幔道上面兩側鋪有壓邊條石並設石欄等。遺址中出土很多綠琉璃瓦和黃、藍、綠三彩瓦,青灰色陶瓦為數也很多,還有銅構件及鑲嵌在木構上的鎏金銅飾殘片等,此外還出土殘銅佛像一件,以及紅陶浮雕佛像等。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宮廷內奉祀道教的建築之一。大明宮東北隅還有大角觀、玄元皇帝(唐時封老子為玄元皇帝)廟等遺址。(見彩圖)

大明宮三清殿遺址

麟德殿復原圖

  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遺址 在東城左銀臺門內以北發掘瞭23號殿址一座,從其所在位置看,可能是敬宗時所建的清思殿遺址。此殿臺基為長方形,南北長228米,東西廣33米,尚殘存柱礎石12個。遺址中出土銅魚符一件,其上有“同均府左領軍衛”7字。

  在含元殿正北約300米處為宣政殿和紫宸殿遺址,它們和含元殿同在整個宮城的中軸線上。宣政殿是皇帝臨朝聽政之處,紫宸殿為內朝正衙,群臣入紫宸殿朝見,稱之為“入閣”。在宣政殿以南的東側有門下省、宏文館、待詔院及史館等;西側有中書省、禦史臺及殿中外院、殿中內院等建築。在紫宸殿以東和以西有宮殿遺址10餘處,多是寢殿所在。由紫宸殿向北 200米,即達龍首原的北沿,其下為太液池(又名蓬萊池),池近橢圓形,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20米。池中偏東有一土丘,高5米多,即蓬萊山遺址。沿太液池南岸有寬 5米多的夯土建築遺址,並有大量磚瓦堆積,這可能是元和十二年(817)五月,憲宗所建的“蓬萊池周廊四百間”的遺跡。太液池北有殿址數處,即是含涼殿、紫蘭殿、長閣及玄武殿等遺址。玄武殿北即玄武門,再北為夾城之重玄門,門外即入禁苑。大明宮北部為宮廷園林區,其建築佈局比較疏朗,形式也多樣化,尤其是太液池的水面,為園林增添瞭山水景色。

  

參考書目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長安大明宮》,科學出版社,1959。

 馬得志:唐代長安與洛陽,《考古》1982年6期。

 宿白:隋唐長安城和洛陽城,《考古》197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