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南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分佈於今蘇聯烏克蘭境內南佈格河中遊和摩爾達維亞境內德涅斯特河中遊。年代為西元前第6千年中至前第5千年末,介於本地中石器文化和特裏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之間。可分為南佈格河類型和德涅斯特河類型。20世紀50年代始,蘇聯考古學傢 В.Н.達尼連科和В.И.馬爾克維奇主持發掘與研究,並據分佈地域定名。

  該文化的遺址一般位於河灘臺地或河中的島上。面積不大,如索羅基城附近的索羅基Ⅲ號遺址,南北長80米,東西西寬僅60米。每個聚落由3~8個住房組成。住房多為長方形地面建築,德涅斯特河類型早期亦有橢圓形半地穴居址。居住面上間或挖有窖穴,屋內外設火塘或石灶。

  陶器為手制,胎中有各種羼和料,器形主要是各種形制的罐,也有缽、碗、杯。紋飾有河蚌殼押捺的假指甲紋,以及陰線紋、篦紋等,末期還有窩紋。石器中主要是燧石制的細石器,有石核、刀形細石片、梯形器、菱形石鏃、用作鐮刃的石片等。還發現研磨谷物的石磨盤。另有挖掘器、鋤、鏃、標槍頭、魚鏢、魚鉤、誘具和針等骨、角、牙器。個別遺址出有少量鍛打的紅銅小珠。還發現有獸骨,魚骨,河蚌殼及牛、豬、羊、狗等畜骨,陶片上有小麥粒、大麥粒印痕。這些表明,居民經營漁獵、采集以及初期的傢畜飼養業和鋤耕農業。從前第 5千年下半葉起,農牧業得到較大發展,漁業地位下降。

  有人根據石器和住房形制的比較,推測該文化是特裡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的形成基礎之一。從陶器的比較研究表明,該文化與第聶伯河-頓涅茨河文化、線紋陶文化、斯塔爾切沃文化(見中巴爾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及克烈什文化之間有聯系,推測該文化農業的出現即與巴爾幹的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