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文明壁畫遺跡。發現於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博南派克。年代約在6~8世紀。壁畫留存在一間稱為“畫廳”的古建築裏,被當地印第安人視為珍寶,秘不示人,直到1946年才被外界發現。1947年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和美國卡內基學會進行瞭以臨摹為主的調查。

  “畫廳”一排 3間,房頂以疊澀法砌成尖拱,總長16.65 米,寬4.12米,高7米。在3個房間內壁,從牆基直至屋頂,遍繪色彩絢麗的壁畫,第一間房的壁畫主要表現貴族儀仗,第二間表表現戰爭與凱旋,第三間表現慶祝遊行。壁畫采用成熟的濕筆畫法,體現瞭馬雅傳統繪畫的線描風格,其畫法是先用刀在墻面刻下輪廓,然後在未幹的石灰表面施色,最後用黑線勾勒體形或細部。壁畫構圖完整,筆法穩健,線條流暢,彩色鮮麗,人物表情動作真實生動,如第二間表現勝利歸來的貴族和被俘奴隸的壁畫,將得勝者的盛氣凌人和被俘者的痛苦絕望都刻畫得很準確。(見彩圖)

中美古代印第安人文化 博南帕克馬雅文化壁畫(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