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勻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微弱時,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後者稱為陸風,合稱為海陸風。海陸風的水準範圍可達幾十公裡,鉛直高度達1~2公裡,週期為一晝夜。

  白天,地表受太陽輻射而增溫,由於陸地土壤熱容量比海水熱容量小得多,陸地升溫比海洋快得多,因此陸地上的氣溫顯著地比附近海洋上的氣溫高。陸地上空氣柱因受熱膨脹,形成瞭如圖所示的氣溫(T)、氣壓(p)分佈,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氣從陸地流向海洋,然後下沉至低空,又由海面流向陸地,再度上升,遂形成低層海風和鉛直剖面上的海風環流。海風從每天上午開始直到傍晚,風力以下午為最強。日落以後,陸地降溫比海洋快;到瞭夜間,海上氣溫高於陸地,就出現與白天相反的熱力環流而形成低層陸風和鉛直剖面上的陸風環流。海陸的溫差,白天大於夜晚,所以海風較陸風強。如果海風被迫沿山坡上升,常產生雲層。在較大湖泊的湖陸交界地,也可產生和海陸風環流相似的湖陸風。海風和湖風對沿岸居民都有消暑熱的作用。在較大的海島上,白天的海風由四周向海島輻合,夜間的陸風則由海島向四周輻散。因此,海島上白天多雨,夜間多晴朗。例如中國海南島,降水強度在一天之內的最大值出現在下午海風輻合最強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