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側斜坡陡峭,底部向下傾斜,深而狹的海底谷地。發育於大陸邊緣,主要在大陸坡上。其谷軸蜿蜒彎曲,支穀汊道眾多,橫剖面呈V字形,形似陸上的峽谷。

  特徵和分佈 海底峽谷的頭部多延伸至陸坡上部或陸架上,有的甚至直逼海岸線,峽谷頭部的平均水深約100 米。多數峽谷可延伸至大陸坡麓部。其末端水深多在2000米左右,深者可達3000~4000米。峽谷口外通常是緩斜的海底扇,在海底磁區,峽峽谷被帶有天然堤的扇谷所取代。海底峽谷的水深自頭部向海變深。其縱剖面大多呈上凹形或出現數個轉折裂點,也有呈上凸形或比較平直者,長大峽谷的坡度較緩。世界上著名的哈得孫峽谷,它從哈得孫河口開始一直延伸進入大西洋(見圖)。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峽谷為白令峽谷,長400多公裡。海底峽谷兩壁高陡,一般坡度約40°,有的谷壁狀若懸崖。切割最深的海底峽谷──巴哈馬峽谷,其谷壁高差達4400米,是陸上的大峽谷難以相比的。海底峽谷谷壁有許多不同時代的基巖露頭。谷底沉積物有泥、粉砂、砂以至礫石等。來自淺水的具遞變層理的砂和粉砂層常與深海的泥質沉積物交錯出現,有時也有滑塌沉積物穿插其間。

  全世界所有的大陸坡幾乎都有海底峽谷分佈。但在傾角小於1°的平緩陸坡,以及有大陸邊緣地、海臺或堡礁與陸架隔開的陸坡上,海底峽谷比較罕見。有些海底峽谷與陸上河谷(或古河谷)相鄰接,但也有不少海底峽谷,尚未發現與陸上河谷有任何聯系。

  成因 關於海底峽谷的成因,目前主要有兩種解釋:

  ① 河谷被淹沒於海下。由於某些海底峽谷形狀類似陸上河蝕峽谷,故一些學者認為海底峽谷是河流切割而成。河流註入海洋後,由於較輕的河水浮於海水之上,故海底峽谷不可能是現代河流刻蝕出來的,但地質時期河流切割形成的陸上峽谷,隨著地殼下沉或海面上升,可淹沒於海下成為海底峽谷。如地中海地區科西嘉島的海底峽谷,它與相鄰陸上河谷的坡度連續一致,可以認為這種峽谷是受淹的河谷。但有些海底峽谷處於海面以下一、二千米甚至更深之處,而海平面抬升的幅度不可能達到這樣大,並且海底峽谷又廣泛地見於構造上升地區,故河谷被淹沒在海下這種形成方式,不能作為海底峽谷的普遍成因。有一些與陸上河谷相延續的海底峽谷,二者相接處的坡度突然發生轉折,海底峽谷的坡度比鄰接的陸上河谷的坡度陡得多,可見它們也不是被淹沒的河谷下段。

  ② 濁流侵蝕作用。是大多數海底峽谷的成因。1936年,R.A.戴利首先提出,海底峽谷是濁流侵蝕作用的結果。盡管多年來並未在峽谷中直接測到高速的濁流,但大量的間接證據,如:峽谷頂部陡峭乃至倒懸的谷壁,谷底的波痕和流痕,不時向下遊移動的砂礫,具粒級遞變層理的谷底沉積巖心,峽谷口外發育巨大的海底扇,谷底及海底扇中有砂、淺水生物和陸上植物的碎屑等均表明峽谷中必定有較強的流體通過;特別是1929年紐芬蘭大灘地震後,向著陡坡下方的海底電纜依次折斷,證明有強大濁流存在。人們推斷在第四紀低海面時,由於河流攜帶著大量沉積物在大陸坡頂部附近入海,濁流作用特別強烈,故有許多海底峽谷主要在此時發育。

  海谷 除海底峽谷外,尚有其他一些海底谷。在大型三角洲前緣,常有橫剖面呈U形,谷身平直,分枝稀少的谷地,叫三角洲前緣槽,其成因可能類似於海底峽谷。海底扇上的扇谷,也稱深海谷,其深度一般較小,谷底比較平坦,谷壁缺乏基巖露頭,通常是海底峽谷或三角洲前緣槽的向海延續。一些深海谷可延展至深海平原上,其延伸走向往往平行於海岸線,例如自巴芬灣向南延入北美海盆的中大西洋深海谷。大陸坡上還有一些微微彎曲,支谷較少的淺小海谷,叫坡溝,其形成主要與塊體滑塌作用有關。斷裂下陷常形成谷壁平直,底部寬闊的槽形谷。

  

參考書目

 J.H.McD.Whitaker,ed.,Submarine Canyons andDeepSea Fans,Dowden,Hutchinson &Ross,Pennsy-lvania,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