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遊的居民。自稱“特瓦人”,中國史書稱“都波人”、“薩彥烏梁海人”,俄國舊稱“索約特人”、“唐努圖瓦人”等。約16.6萬人(1979),主要分佈在今蘇聯圖瓦自治共和國。屬蒙古人種西伯利亞類型。使用圖瓦語,分中、西、東南和托真4種方言,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1930年創制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後改用斯拉夫字母。信喇嘛教和薩滿教,少數信東正教。草原圖瓦人系由一些古老的突厥部落與其他當地土著居民長期結合形成,在發展過程中吸收瞭後來進入該地區區的蒙古人的成分。東北森林地區的托真人是圖瓦人的一支,由突厥部落與克特人等結合而成。

  圖瓦原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14年,沙俄強迫圖瓦脫離中國接受其“保護”,中國政府未予承認。1912年成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26年改稱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州,1961年改為自治共和國。過去,草原地區的圖瓦人主要從事遊牧業,飼養綿羊、牛和馬;西部和東南山區的圖瓦人畜養駱駝和犛牛;托真人從事養鹿業和狩獵。在生活和文化方面深受蒙古人的影響,住圓木壘成的壁桁式平房,牧民多住氈包和簡陋帳篷,穿蒙古式長袍。現多已定居,經營農牧業等多種經濟。

  另約有兩萬圖瓦人分佈在蒙古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