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中南部法屬波利尼西亞塔希提島的民族。有7.6萬人(1978)。另有6000人分佈在新赫裡多尼亞等地。屬南方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為波利尼西亞人的一支。使用塔希提語,屬南島語系波利尼西亞語族,現已成為東波利尼西亞的通用語言。許多人通曉法語。有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創拼音文字。崇拜首領和多神,並有複雜的祭祀和祈禱儀式。現多改信天主教。

  塔希提人的祖先最早系由東南亞遷入,約在西元前500年自太平洋西部陸續移居該該島,可能途經薩摩亞和湯加群島;爾後又不斷有人從該島遷往其他島嶼。由於該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生產和人口得到迅速發展。13世紀初原始公社制開始解體,18世紀中葉出現統一國傢。社會等級森嚴,國王被神化。經濟、文化達到較高水平,對周圍民族有很大影響。居民多務農,種植芋類、香蕉、椰子和面包樹,飼養豬、狗、雞。近年來開始發展小型工業、采礦業和旅遊業,出口磷礦石和珍珠。塔佈提人還擅長捕魚和航海,能造大型木船,可乘一百多人,遠航數千裡。房屋一般建造在石臺或土臺上;公共會所和神殿建築甚為講究,至今還保留有臺式金字塔的巨石遺址。自1842年受法國殖民統治,生活方式受西方影響,穿歐式服裝。一部分人在血統上已與法國人發生混合。然而,多數塔希提人仍熱愛自己的傳統文化。他們的音樂、舞蹈、編織、雕刻、服飾和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