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自稱“伶”、“謹”。壯族稱之為“佈謹”,漢族稱之為“姆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仫佬。人口為90426人(1982),其中80%左右住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宜山、柳城、忻城、柳江、都安、河池、環江、柳州、融安、融水、南丹等縣、市,與壯、漢、瑤、苗、侗、毛南、水等族雜居。使用仫佬語,屬漢藏語系 壯侗語族 侗水語支,與毛南語、侗語、水語相當接近。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部分人還會說壯語。歷來都用漢文為交際工具。

仫佬族

仫佬族婦女

  族稱與族源 仫佬的族稱,史書上曾稱作“姆佬”、“木佬”等。魏晉以來,仫佬族包括在“僚”、“伶”的泛稱中。《古今圖書集成》說,天河縣東的伶種名叫姆佬;嘉慶《廣西通志》說,天河(今屬羅城地)僚又名“姆佬”。說明“僚”、“伶”與仫佬族有直接關系。

  設治沿革 據歷史記載,宋太祖開寶五年(972),以桂州琳洞地置羅城縣,先隸融州,後屬慶遠府。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所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羅城一帶地區。明朝繼承宋、元制度,在羅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區設立流官,社會基層設立裡甲。同時在縣官之下,增設土巡檢司、鎮和寨堡等機構,利用當地頭人任職,把流官與土官統治結合起來。人民須向朝廷交納夏秋兩稅。清代將仫佬族地區縣以下劃分為“裡”,在“裡”下設“冬”。每“冬”約十餘戶,有“冬頭”,由大傢推選,負責籌糧收款。“冬”原為繳納糧款而劃分的社會基層單位,由於仫佬族大部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以下又分“房”,實際上又成瞭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組織。1912年後,設立團總、保董、甲長等,利用原來的“冬頭”為保、甲長,統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後,隨著國民黨勢力的深入,建立瞭區、鄉、村的保甲制度,鄉長兼任民團隊長及小學校長,實行所謂“三位一體”、“五戶連保”的反動統治。仫佬族中一些“鄉老”、“族長”也往往上通官府,下攬族權,左右與土匪勾結,強迫群眾遵守“鄉約”、“族規”,竭力維護封建宗法制度。

  反抗鬥爭 歷史上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抗封建統治的鬥爭。明永樂元年(1403)韋公成乾,永樂七年(1409)潘父,洪熙元年(1425)覃公旺,正德六年(1511)覃驚天、韋動地,清順治十二年(1655)龍韜,雍正七年(1729)潘世亮,乾隆四年(1739)覃奉恩,乾隆七年(1742)石金元,道光元年(1821)餘近忠、韋士城等先後領導的反抗鬥爭,都有仫佬族人民參加。咸豐四年(1854)潘龍源領導的會黨鬥爭,咸豐七年(1857)李文茂率領的農民軍攻陷羅城,建立農民政權。咸豐九年石達開率太平軍回師廣西,也都得到仫佬族人民熱烈響應。光緒二十八年(1902),數千仫佬族人民參加瞭陸亞發領導的桂北農民起義,起義軍攻陷羅城縣城,並轉戰於南丹及貴州邊境,堅持鬥爭達3年之久。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仫佬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進入瞭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30年冬,紅七軍北上,路經羅城、天河等地,許多仫佬族人民參加瞭紅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一批先進的仫佬族青年踴躍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柳北抗日挺進隊和柳北人民解放總隊。柳北人民解放總隊第一大隊第三中隊70%以上成員是仫佬族,他們與各族人民一起,抗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配合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解放瞭羅城縣。

  經濟和文化 仫佬族住區屬於大石山地帶,層巒疊嶂,山峰如林,槽谷、窪地密佈,土質貧瘠。小東江、武陽江兩條河水貫流境內,灘多水急,農田灌溉和水運交通不便。住區屬北溫帶,無霜期在300天以上,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達1500毫米左右。農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豆類、麥類次之;經濟作物有花生、芝麻、油菜、苧麻、甘蔗、棉花等。土特產有竹、木、茶葉、藍靛、藥材等。礦產有煤、鐵、硫等十餘種,煤礦藏量豐富。早在清代,仫佬族山區就設有官辦煤礦,雇有大批仫佬族工人。

  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這是他們歷來用以歌唱生產、生活與愛情,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藝術形式。歌的種類有“隨口答”、“古條歌”、“口風歌”等,都是對唱;歌詞多是五言四句、七言四句結構,也有數十句以至幾百句的古條歌;既押韻又排比,體裁不拘,有擬人、擬物、敘事、猜謎拆字等。大都隨編隨唱,生動活潑。

仫佬族一農傢

  風俗習慣 仫佬族住的多是泥墻瓦頂平房,屋內有專燒煤的地爐。以稻米、玉米、薯類為主食,忌食貓、蛇肉。衣服尚青色。至清代,仫佬族婦女仍穿統裙,今已穿大襟衣、長褲,梳辮結髻,飾以耳環、手鐲、戒指。男著對襟唐裝。

  過去,婚姻多為傢長包辦,少數在“走坡”中戀愛成親的,亦須經傢長同意。盛行早婚,有婚後女方在一段時間內“不落夫傢”的習俗,生育後始居夫傢。與壯族、漢族通婚。婚儀繁雜,耗費頗大。也有入贅的。喪葬儀式隆重,墓葬信風水龍脈。

  仫佬族的節日活動比較多,特殊的節日有:三月初三婆王節(又稱小兒節),其活動是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祀;四月初八牛節,其活動是讓牛休息,並拜祭牛欄神;五月初五端午節,除具有與當地漢族、壯族的端午節相同的內容外,各村寨還抬紙船巡田垌驅蟲,以保豐收;八月十五為後生節,是各地青年男女開展“走坡”社交活動的節日。還有三年一大慶、一年一小慶的依飯節,每逢立冬後“吉日”舉行,大慶以村寨(宗教)為單位,備辦豬羊祭宗廟,舉行演戲、舞龍舞獅、唱山歌等活動;小慶則一傢一戶單獨活動。

  仫佬族群眾以信奉道教為主,也信佛教。

  建國後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仫佬族地區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各項建設事業有瞭很大發展。不斷興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積增長10多倍,糧食產量不斷增長。工業生產從無到有,如今已擁有煤礦、水泥、化肥、農藥、農機修造、建築材料、木材加工等廠礦。國傢相繼在四把的九龍至橋頭的茶花長達40華裡的仫佬山鄉地區,建井采煤,並鋪設鐵路,將每年生產的30萬噸無煙煤運往各地,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工業產值年年遞增。文教衛生也發生瞭很大變化,羅城縣仫佬族在校的中、小學學生占全縣學生總數的五分之一左右;衛生機構、病床、醫務人員增加數十倍。民族幹部正在成長,縣、鄉各級機構都有仫佬族的幹部擔任領導工作,還有出席全國、全區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

  

參考書目

 《仫佬族簡史》,廣西人民出版社,南寧,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