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階級仇視排斥和迫害猶太人的種族主義思想和政策。表現為反動統治階級對猶太人的歧視、限制和隔離,乃至排斥、驅逐和滅絕。反猶太主義可上溯到古代。波斯帝國和羅馬帝國在征服巴勒斯坦期間,對猶太人進行剝削和壓迫,猶太人從此開始遷離故土,流散異國。中世紀時,反猶太主義在歐洲有很大發展。在西歐,有關國傢曾經限制猶太人和基督教徒交往,禁止他們通婚;強迫猶太人穿特製服裝,住特別街區。到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有關國傢從法律上取消瞭對猶太人的許多限制。近代的反猶太主義起源於俄國國和巴爾幹半島,後來發展到奧匈帝國和法國等國傢。沙俄的反猶太主義實質上已成為一項國策,如限制猶太人的住地,禁止他們購買土地、從事農業,不準他們在郵政、鐵道、軍隊等部門供職,甚至一再掀起蹂躪猶太人的浪潮。在A.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日耳曼種族被宣佈為優秀種族,猶太人則被宣佈為德國人民的敵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黨徒在德國及其所占領的國傢殺害瞭600多萬猶太人。

  反猶太主義是為剝削階級利益服務的,一直遭到進步勢力的譴責和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