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南省傣族信仰的“南傳上座部佛教”。亦稱“小乘佛教”。信仰此教的還有佈朗族、德昂族、部分阿昌族、佤族和少數彝族。

  西元1~2世紀之間,印度佛教中分裂出主張“普渡眾生”的大乘教派,將原來隻求自我解脫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稱為小乘。小乘佛教後來傳至斯裡蘭卡,繼而傳到中南半島和中國雲南省。關於此教最初傳入傣族地區的時間,看法不一,主要有“盛唐時期”和“明初”兩種說法。

  傣族佛教奉釋迦牟尼為為教主,繼承上座部關於人空法有的理論,以在現世證得阿羅漢作為最高目標,提倡信徒出傢過禁欲生活,脫離煩惱業報的束縛,導致自我解脫,達到涅槃。為此,要求對佛與僧進行奉獻和佈施。

  傣族佛教分為幾個宗派。在西雙版納的屬潤派,其內部又分為擺壩(山野派)和擺孫(田園派)兩支派。在德宏和臨滄一帶的分為擺莊、多列和左抵等派。各派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戒律方面。擺孫、擺莊戒律較寬,寺院建於村內熱鬧地帶,僧侶和信徒人數較多;擺莊派的一般僧侶可食肉、吸煙,乘車騎馬,自由出入民傢。擺壩、左抵、多列戒律嚴格,僧侶衣食簡樸清苦。擺壩派僧侶原來隱居山林,終生獨處。左抵派僧侶皆集中一處,由大佛爺率領過著集體而定期流動的生活。左抵、多列兩派由於禁止殺牲食肉,信徒皆不飼養豬、雞。

  各派佛教的僧侶皆劃分為幾個僧階。西雙版納佛教僧階有九級之多,其他各派也各有數個僧階。過去傣族的文化教育由寺院壟斷,男子隻有入寺為僧,才有可能通過宗教教育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西雙版納傣族男子從七、八歲起一般都要過一段脫離傢庭的寺院生活,成年後多數還俗為民,成傢立業,少數留寺深造,按僧階繼續晉升,成為終身僧侶。

  按照小乘教義,有二法不可違,一為佛法,一為王法,故歷史上傣族佛教與傣族封建統治者關系密切。據傣文《泐史》記載,西雙版納第一代首領叭真入主該地時,已有“至尊佛主”之稱。統治階級借宗教勢力鞏固其統治,推行其政策法令,他們多在宗教節日決定重要政治措施或任免下屬官員,高級僧侶晉升時要接受土司的賜封或得到認可,佛教寺院則授予封建統治者以高級僧階的尊稱。由於這種關系,使傣族佛教的傳播具有兩個特點:一是自上而下傳播,得到統治勢力的大力扶持;二是在其傳播地區具有全民性,對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過深刻、巨大的影響。

  由於小乘佛教適合傣族農村自然經濟的特點,過去一切宗教活動都具有村落共同體的性質。每個村寨都有寺院,僧侶的物質生活由本村群眾供養,寺院還通過齋期和宗教節日,接受世俗信徒的佈施。宗教活動頗為頻繁,潑水節期間,要進行浴佛、堆沙、聽佛爺講經等奉佛活動;在傣歷九月十五關門節至十二月十五開門節的3 個月凈居期內,要舉行多次佛會;此外幾乎每月還有種種祭佛參僧活動。

西雙版納曼閣緬寺

  傣族佛教保存的經典甚為豐富,所譯三藏佛典包括經、律、論中相當多的經典,還有不少藏外典籍。這些經典中有一部分是用傣文字母音譯的巴利語寫本,保存瞭小乘佛典比較早期的面貌,還有一部分是傣族僧人根據佛教教義加以闡發的著作,其中記錄瞭許多傣族地區的歷史、地理、語言、文學材料。西雙版納及孟連、耿馬等地的經典大多刻寫在貝葉上,稱為“貝葉經”,其他地區多寫在當地制作的構皮棉紙上。

正在做佛事的西雙版納緬寺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