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工作者的群眾性學術團體。在中國社會學發展史上,先後有兩個中國社會學會。

  1922年,餘天休博士在北京發起成立中國社會學會,參加者甚少。這是中國社會學界的第一個學術團體。學會的主要活動是出版《社會學雜誌》(雙月刊)。餘天休自任總編輯,前後共出版5卷,載文160餘篇。學會與刊物至30年代初自行消亡。

  1979年3月15~18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會議籌備處”邀請北京和部分省市市過去研究社會學的學者和教育、民政、公安、共青團中央等實際工作部門的研究工作者及有關人士60餘人,召開社會學座談會。在這次會上,成立瞭中國社會學研究會,通過瞭《中國社會學研究會工作條例(草案)》,選舉瞭由50人組成的理事會,推選費孝通為會長。1982年5月,中國社會學研究會在武漢召開年會,會上將中國社會學研究會正式易名為中國社會學會,並增補瞭新的理事,費孝通繼續當選為會長。1990年8月,中國社會學會在北京舉行第三屆理事會,選舉產生瞭新的學會領導機構,推舉費孝通、雷潔瓊為名譽會長,袁方為會長。

  中國社會學會成立以來,協同有關科研與教學單位,致力於社會學學科的重建與學科研究的規劃協調工作。在培訓師資和專業人才方面舉辦過3期社會學講習班,協助有關高等院校創建社會學專業或社會學系,與有關社會學教學、科研單位聯合創辦中國社會學函授大學,幫助有關科研單位成立社會學研究所或研究室,並協助地方成立瞭社會學會。同時還組織協助有關單位編寫社會學教材,翻譯國外社會學著作,創辦社會學雜志,參與舉辦全國性的社會學學術研討會,開展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為中國社會學的重建和發展做出瞭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