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包括搜集、整理和分析人口資料的整個人口統計工作過程。

  人口調查 人口資料的調查和搜集,是人口統計工作的基礎。人口調查既包括對人口出生、死亡、遷移等情況的動態調查和登記,也包括對一定時點上人口總數、人口性別、年齡、民族、文化、職業、城鄉等各種構成情況的靜態調查。人口資料的主要來源是人口普查、人口經常登記以及人口抽樣調查。人口普查是指在規定的時點、按照統一的專案、統一的調查表表式和統一的填寫方法,對全國或某一地區的全部人口普遍地進行調查登記。它是各國取得有關人口資料,查清國情、國力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人口經常登記是指依照國傢的法令,對出生、死亡、婚姻、遷移等人口事件進行的經常登記。人口抽樣調查是指為瞭某一調查目的,使用科學抽樣的方法,對人口進行的專項調查。人口調查必須把人口普查、人口經常登記和人口抽樣調查結合起來,互相補充,才能全面掌握人口情況。

  人口調查資料的整理 也稱統計匯總,包括對調查資料的審查、分組和制表工作。對調查資料的審查,是減少誤差,保證資料質量的重要環節。通過調查人員的自查、互查和組織熟悉情況人員的議查等方式,對調查資料進行復查核實。調查人員的自查和互查工作,通常采用邏輯檢查方法,以填報不同項目之間有無矛盾和常識判斷制定邏輯檢查規則。檢查發現的疑問,要求回訪核查。人口調查資料的分組,一般選擇與調查目的有密切關系,能說明人口現象本質特征的指標作為分組標準,包括單項指標的簡單分組,也包括兩個以上指標結合進行的復合分組。人口資料整理的最後結果集中表現在制表工作中。統計表要求做到簡明、扼要、準確。匯總的方式,可分為手工匯總和機器匯總兩類。手工匯總多限於一些單項數字和簡單交叉數字,使用算盤和計算器等簡單計算工具,通過手工匯總過錄表進行匯總。機器匯總需要將各個項目進行編碼,錄入電子計算機,再進行較復雜的交叉分組數字的匯總。

  人口資料分析 也稱人口分析。它是人口統計工作的最後環節,其目的在於為國傢制訂人口政策、人口規劃,以及為人口科學研究提供服務。人口分析的內容,既包括對人口總數、人口構成、人口素質和人口分佈等人口現狀分析,對人口出生、死亡、遷移的人口動態分析,還包括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分組法、綜合指標法、動態數列法、指數法、平衡法、統計圖示法、生命表分析法、相關分析法和人口預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