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和社會實現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在總量上和結構上有機結合的一種社會服務。目的在於幫助解決失業、待業等社會問題。

  資本主義國傢的就業服務 在資本主義國傢,生產資料被資本傢所佔有,勞動力成為商品,有勞動能力者隻有在被雇傭的前提下,才能與生產資料相結合,因而出現瞭大量的失業人口。失業人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一個條件,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從而成為嚴重重的社會問題。長期以來,西方各國為瞭減少失業,緩和社會矛盾,開展瞭各種就業服務。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傢開始建立就業安全制度,美國的勞工部設有就業安全局,主管就業服務與失業保險訓練;英國勞工部設有就業政策、就業服務等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憲章把充分就業作為各會員國的一項重要目標。1946年,美國通過瞭就業法案;英國於1973年通過就業訓練法,以加強政府有關機構的權力,協助人們就業。西方國傢就業服務的基本內容主要有:①職業介紹。這是就業服務中最主要的一個項目。通過建立雇主和求職人員之間的交換中心,形成各個地區或全國性的勞動力市場。在勞動力市場中,雇主根據需要挑選符合其條件的勞動力,一些求職人員獲得就業的機會。職業介紹還包括協助勞動力過剩地區的求職人員,進入勞動力不足的地區就業。②職業指導。通過提供職業信息,進行職業分析,協助求職人員對就業進行準備、選擇,或對職業進行調整,使求職人員獲得與自己的能力、興趣和主觀願望相適應的就業機會。③職業培訓。即對求職人員進行技術、能力、智力和個人修養等方面的訓練和教育,創造就業條件。西方發達國傢雖然有這些就業服務措施,但卻從來沒有消滅過失業現象,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性質所決定的。一些西方經濟學傢、社會學傢把4%或5%的失業率作為“充分就業”的標志,表明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就業服務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中國的就業服務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資料公有化意味著勞動者整體和生產資料整體之間存在著總體的、全社會范圍內的結合關系,有可能實現充分的、合理的勞動就業,使每一個有勞動能力又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人都享有勞動的權利。但是,在勞動人口總量超過社會一定時期內所能提供就業崗位總量,或勞動人口構成和就業崗位構成出現脫節和不協調的情況下,社會主義社會也有可能產生與資本主義失業現象性質不同的待業現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采取介紹就業、就業訓練等多種辦法,解決瞭以往社會遺留的400萬失業人員的就業安置問題。以後又繼續解決勞動人口急劇增長和經濟、勞動政策中一些失誤所造成的待業現象。

  中國的就業服務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和措施,主要有:①設立專門機構管理就業服務工作。50年代初期,從中央到各大行政區、省和大城市的人民政府成立瞭勞動就業委員會,根據政務院公佈的《關於勞動就業問題的決定》,指導各地勞動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辦理失業人員登記、救濟、就業培訓、介紹就業等事務,統一調配社會勞動力。1953年8月以後,勞動就業委員會撤銷,由政府勞動部門負責就業服務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經常化、制度化。大中城市的勞動部門建立瞭勞動力介紹所,負責管理城市閑散勞動力和安置就業,包括進行就業前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技術訓練。②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逐步推行先培訓後就業的制度。在全國建立瞭一大批技工學校,改革瞭學徒培訓制度,舉辦瞭大量的短期訓練班、職業中學、職業學校和各種職業教育培訓中心。③對於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和軍隊轉業幹部分別由教育、人事等部門實行統一分配。待業青年在國傢統籌規劃和指導下,實行勞動部門安排就業、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辦法。④創建勞動服務公司,統籌調節城鎮勞動力。

  進入80年代以後,全國各地勞動部門適應勞動制度改革的需要,普遍地創建勞動服務公司,統籌調節城鎮社會勞動力。這種管理社會勞動力的組織,兼有行政和經濟兩方面的職能,任務是掌握社會各方面對勞動力的需求情況,對待業人員進行調查、登記、統計、組織培訓,介紹和安排就業;興辦集體經濟事業,直接組織一部分待業人員就業。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機關單位及街道和群眾團體等也相繼辦起勞動服務公司,安排和指導就業。政府勞動部門或勞動服務公司還通過舉辦勞動力交流大會、專業職業介紹所等多種形式,給人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途徑。中國就業服務的各種形式,對有效地實現城鎮的充分就業具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