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構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係。確定瞭犯罪客體,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確定犯的是什麼罪和它的危害程度。如果行為人侵害的不是刑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係,而是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保護的社會關係,這種行為不能構成犯罪,行為人也不負刑事責任,而負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

  犯罪客體分一般客體、同類客體和直接客體。

  犯罪的一般客體 也叫犯罪的共同客體,指刑法所保護的而為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會關系。在中國,由於所有的犯罪都會侵害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危害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因此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就是犯罪的一般客體。

  犯罪的同類客體 根據犯罪所侵害的客體的共同性進行分類、歸並,成為國傢法律保護的某一類犯罪共同侵害的社會關系。中國刑法將各種共同性的犯罪客體歸並成8類犯罪客體,每一類犯罪的共同客體就是同類客體:①根據背叛祖國、顛覆政府、策動叛變、投敵叛變、持械聚眾叛亂、聚眾劫獄、間諜、資敵、反革命破壞、反革命殺害、反革命煽動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反革命罪,它的同類客體即人民民主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②根據放火、決水、爆炸、投毒、破壞交通設備、破壞通訊設備、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它的同類客體即多數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③根據走私、投機倒把、偽造國傢貨幣、偽造有價證券、假冒商標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它的同類客體即社會主義經濟管理制度;④根據殺人、傷害、強奸、破壞選舉、報復陷害、妨害通信自由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它的同類客體即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⑤根據搶劫、盜竊、詐騙、搶奪、敲詐勒索、貪污、毀壞財產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侵犯財產罪,它的同類客體即公共財產和公民個人財產;⑥根據妨害國傢工作人員執行職務、聚眾擾亂公共秩序、流氓活動、犯罪分子脫逃、私藏槍支彈藥、制造販賣假藥、聚眾賭博、偷越國(邊)境、誣告、偽證、非法拘禁他人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它的同類客體即國傢機關管理活動和社會公共秩序;⑦根據幹涉婚姻自由、虐待、遺棄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妨害婚姻、傢庭罪,它的同類客體即社會主義婚姻、傢庭制度;⑧根據賄賂、泄露國傢機密、玩忽職守等犯罪客體的共同性,歸並成瀆職罪,它的同類客體即國傢機關的正常活動。

  犯罪的直接客體 每一類犯罪客體中,每個犯罪直接侵犯的獨特的由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例如殺人罪的客體是人的生命,傷害罪的客體是人的健康,侮辱罪的客體是人的人格。有時在一個犯罪構成中,可能包括兩個直接客體,例如搶劫罪,除瞭侵害國傢、集體或公民個人的財產權利外,還侵害公民個人的自由、健康或生命;又如誣告陷害罪,不僅侵害瞭公民個人的權益,還妨害瞭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

  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有緊密的聯系,但二者不能混同。犯罪客體是一種社會關系,而犯罪對象則往往是具體的人或物。例如投機倒把罪的對象是某種物品,而它所侵害的客體卻是國傢的金融、外匯、金銀、工商管理活動;貪污盜竊罪的對象是某種財物,而它侵害的客體卻是國傢、集體或個人的財產所有權;偽造貨幣、有價證券和其他票證罪的對象是國傢的貨幣、有價證券或某種票證,但它侵害的客體卻是國傢的貨幣制度或計劃供應制度等。同時,犯罪客體總是由於犯罪行為而受到損害或可能受到損害(如犯罪未遂),而犯罪對象在某種具體情況下可能不受任何損害。例如盜竊所得的文物,犯罪人可以妥善保管,使其不受損壞,而所有權則受到瞭侵害。